胆囊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调整、补液支持)、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考虑,手术方式多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妊娠期手术需特殊评估),妊娠期女性还需关注心理、监测及术后恢复等方面。
一、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急性期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渐给予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饮食,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胆囊的刺激,降低胆囊炎发作的风险。对于妊娠期女性,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补液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要求更高,及时补液有助于保障母婴健康。
二、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对较为安全,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以控制胆道感染,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三、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选择:
非手术治疗无效:若经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或反复发作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妊娠期手术需充分评估手术对胎儿的影响,一般在妊娠中晚期可考虑手术,此时胎儿器官发育基本成形,手术相对安全些。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等,需紧急手术,以挽救母婴生命。
手术方式: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开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手术操作需轻柔,避免刺激子宫引起宫缩等不良后果。
四、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的温馨提示
心理方面:妊娠期女性往往会担心疾病对自身和胎儿的影响,易产生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减轻其心理负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监测方面: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胎儿的胎心、胎动等情况。因为胆囊炎发作可能会影响胎儿宫内状况,通过定期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术后恢复: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同时,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和身体恢复状况。在饮食上逐步调整,遵循低脂等原则,保证营养供应满足自身和胎儿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