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鼻咽炎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儿童易感染;细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或直接感染,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及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易受影响。
病毒感染:
常见病毒类型:鼻病毒是引发感染性鼻咽炎的常见病毒之一,此外,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导致。例如,在流感流行季节,流感病毒引起感染性鼻咽炎的概率明显增加。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鼻咽炎,而且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病毒的易感性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感染风险较高。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比如患者打喷嚏、咳嗽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健康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而感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病毒容易快速传播。
细菌感染:
常见细菌种类: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致病菌,此外,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感染可能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或者直接单独感染引发鼻咽炎。比如,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原本寄生于鼻咽部的细菌可能大量繁殖导致发病。
感染途径:与病毒感染类似,可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当机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细菌容易侵入鼻咽部引发炎症。年龄因素对细菌感染导致鼻咽炎的影响也存在,例如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相对更易被细菌感染而患鼻咽炎;而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也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鼻咽炎。
特殊人群方面,婴幼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更脆弱,接触病毒、细菌的机会相对更多,如在公共场合容易接触到病原体而引发感染性鼻咽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衰退,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减弱,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孕妇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免疫力相对降低,也较易患上感染性鼻咽炎,而且孕妇患病后需特别注意,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预防和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尽量通过增强自身抵抗力等非药物方式来减少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