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与制动要确保锁骨骨折保守治疗固定装置位置正确、松紧适宜;体位护理需保持正确体位,如坐位、半卧位等;定期复查通过X线了解骨折愈合和复位情况;功能锻炼早期进行手指活动,后期逐步增加肩部活动且要循序渐进,有基础疾病者要兼顾自身状况;饮食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体位护理
患者应保持正确体位,一般建议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减少骨折部位的受力和移位风险。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动作,睡眠时可选择平卧位,在肩背部适当垫薄枕,保持双肩后张,有助于维持骨折断端的对位。老年人骨质较疏松,更要注意体位对骨折部位的影响,防止因体位不当导致骨折移位加重。
定期复查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进行X线复查,通常在固定后1-2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段进行,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和复位效果。若发现骨折端移位等异常情况,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患者骨折愈合速度不同,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复查间隔可能相对短一些,但具体要遵循医生安排。
功能锻炼
早期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握拳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骨折2-3周后,可逐渐增加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如肩部肌肉用力收紧、放松,但要避免肩部大幅度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随着骨折愈合进展,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肩部的外展、前屈等活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或影响愈合。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骨折愈合,在功能锻炼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因锻炼过度导致疲劳等情况影响血糖控制进而影响骨折恢复。
饮食注意
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蛋白质是骨骼修复的重要原料,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代谢。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可适当增加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食物摄入。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不利于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饮酒可能会影响药物代谢或加重局部充血等情况,不利于骨折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