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的诊断通过症状询问、耳部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症状询问需关注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相关的耳部局部及全身症状,耳部检查包括耳屏及耳廓牵拉痛检查和外耳道局部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血常规检查以辅助判断感染程度,综合以上检查判断是否患病。
一、症状询问
1.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外耳道疖肿的症状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主要围绕耳部局部症状。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更依赖家长观察,成人可较准确描述耳部疼痛等不适。一般来说,患者多会主诉耳部疼痛,初期为胀痛,随后可逐渐加重为明显跳痛,在咀嚼、说话、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会加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是病情较重时,不同年龄患者对发热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精神不振等情况。
2.生活方式相关:有挖耳习惯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引发外耳道疖肿,因为频繁挖耳会损伤外耳道皮肤,为细菌侵入创造条件。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的人,外耳道皮肤的局部环境利于细菌滋生,也增加了患病风险。
二、耳部检查
1.耳屏及耳廓牵拉痛检查:医生会用手牵拉耳廓、按压耳屏,若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提示外耳道有炎症病变,高度怀疑外耳道疖肿。这是因为外耳道疖肿时,炎症刺激外耳道皮肤及周围组织,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会刺激到病变部位引起疼痛。
2.外耳道局部检查:通过耳镜检查外耳道,可见外耳道软骨部有局限性红肿隆起,早期疖肿较小,表现为局限性充血肿胀,随着病情发展,红肿处中央会出现黄白色脓点,成熟后脓点可破溃流脓。不同患者外耳道疖肿的发展阶段可能不同,需仔细观察局部的红肿范围、有无脓点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若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情况。一般来说,外耳道疖肿继发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通过该检查能辅助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检查更要密切关注,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感染时血常规变化可能更明显,能为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以上症状询问、耳部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外耳道疖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