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有高频听力损失为主、双侧对称进行性,伴耳鸣可持续存在,言语理解困难,有重振现象响度不适宜等表现,高频听力下降因听觉系统退变,长期噪声、耳部疾病史加速或提早进程;耳鸣与内耳微循环等因素有关,吸烟饮酒加重;言语理解困难因听力及中枢处理能力下降,头部外伤、耳毒性药物史加重;重振现象与内耳毛细胞功能退变有关致响度耐受异常。
双侧对称进行性:通常为双侧对称的听力下降,且呈进行性加重。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如长期处于工厂车间、嘈杂市场等环境)会加速听力下降的进程,而有耳部疾病病史(如曾患中耳炎等)的老年人,其老年性耳聋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进展可能更快。
耳鸣
可持续存在:部分老年性耳聋患者会伴有耳鸣症状,耳鸣声可为高调如蝉鸣样,也可为低调如嗡嗡样等。年龄相关的内耳微循环障碍、神经退变等因素可导致耳鸣的发生。在性别方面,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男女在老年性耳聋伴发耳鸣的概率上有显著差异,但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耳鸣的感知和耐受有所不同。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老年人,会加重内耳的损伤,从而增加耳鸣发生的可能性及加重耳鸣程度。
言语理解困难
对言语的分辨能力下降:老年人在听到言语声时,难以准确分辨言语内容。这是因为听力下降影响了对声音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进而影响言语理解。在病史方面,如果老年人曾有过头部外伤、长期接触耳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等)等情况,会进一步损害言语理解能力。例如,一位有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病史的老年人,其言语理解困难的情况可能更为突出。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中枢对听觉信息的处理能力也会下降,也会导致言语理解困难的发生。
重振现象
响度不适宜:老年性耳聋患者可能出现重振现象,即患耳对响度增加的耐受性降低。当声音强度增加时,患者会感觉响度不适当地快速增长,难以耐受正常强度的声音。这与内耳毛细胞等结构的功能退变有关,毛细胞功能异常使得对声音强度的感知和调节出现紊乱。在生活中,这种重振现象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在面对不同响度环境声音时感到困扰,比如在正常交谈音量下可能觉得声音过大难以忍受,而在音量较低时又听不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