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常见慢性疾病,本质是良性病变非肿瘤,由炎症、过敏等因素引起,与肿瘤在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区别,儿童和老年鼻息肉有各自特点,治疗需综合考虑。
鼻息肉的成因及相关因素
炎症因素:长期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是鼻息肉形成的重要原因。例如,细菌、病毒感染引发鼻腔鼻窦黏膜炎症,促使炎性介质释放,导致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等,长期反复的炎症过程使得黏膜组织增生形成息肉。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受炎症影响发病,儿童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也可能引发鼻息肉相关炎症反应;成年人长期吸烟、接触污染空气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鼻腔鼻窦炎症,增加鼻息肉发生风险。
过敏因素: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原刺激鼻黏膜,引起过敏反应,导致鼻黏膜水肿、嗜酸粒细胞浸润等,长期过敏状态易诱发鼻息肉。过敏体质人群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更易发病,不同性别在过敏体质上无绝对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鼻黏膜状态,增加鼻息肉发病几率。
鼻息肉与肿瘤的区别
病理特征:鼻息肉组织学上主要是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如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上皮增生,腺体扩张等;而肿瘤有其特异的细胞形态和增殖方式,例如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细胞往往具有异型性,增殖失控,与正常细胞形态结构差异大,可侵犯周围组织。
临床表现及预后:鼻息肉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复发有一定可控性;肿瘤除局部压迫症状外,还可能有全身症状,如恶性肿瘤晚期会出现消瘦、乏力等恶病质表现,且肿瘤易复发、转移,预后相对较差。
特殊人群鼻息肉情况
儿童鼻息肉:儿童鼻息肉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重视。儿童鼻息肉多与过敏性因素、先天性呼吸道疾病等有关,由于儿童鼻腔鼻窦解剖结构特点及免疫功能特点,治疗上更需谨慎,优先考虑药物保守治疗控制炎症等,如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局部应用等,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等。
老年鼻息肉:老年鼻息肉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鼻息肉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权衡利弊,药物治疗时需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