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患者在皮肤护理上要保持皮肤清洁且避免搔抓;饮食要均衡营养并避免过敏食物;生活环境需舒适且避免接触刺激物;病情观察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并记录病情,以助于病情恢复及医生了解病情进展。
避免搔抓: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用手搔抓皮肤,以免抓破水疱导致感染。儿童可能因瘙痒难耐而不自觉搔抓,家长需加强看护,可给儿童修剪指甲,必要时给儿童戴上手套,防止搔抓造成皮肤破损。
饮食方面
均衡营养: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蛋白质有助于皮肤的修复,维生素对皮肤的健康也很重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饮食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以支持身体恢复;成人则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合理搭配饮食,如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需注意饮食中糖分等的控制。
避免过敏食物:如果明确有食物过敏史,应避免食用相关过敏食物。有些多形红斑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所以要仔细排查可能的过敏原并规避。例如对海鲜过敏者,应绝对避免食用海鲜类食物。
生活环境方面
环境舒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合适。过冷或过热、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影响皮肤状态,不利于多形红斑的恢复。对于儿童,要注意环境的舒适性,如使用合适的空调控制温度和湿度;老年患者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更要维持稳定舒适的居住环境。
避免接触刺激物: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化学物质等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皮肤的物质。在外出时,儿童要避免接触路边的花粉等,成人若从事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作,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皮肤接触后加重病情。
病情观察方面
观察症状变化:密切观察皮肤损害的范围、水疱情况、黏膜受累情况等。如皮肤红斑是否扩大、水疱是否增多、有无新的黏膜损害出现等。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更频繁地观察;成人若自身能感知症状变化,也应主动向医护人员反馈。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
记录病情: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皮肤状况、症状变化等,方便医生了解病情进展。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由家属协助记录相关情况,特别是儿童患者,家长要详细记录每天皮肤的变化细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