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鼻骨骨折需先询问病史与症状,包括明确外伤史及鼻部疼痛、出血、肿胀、变形、鼻塞等症状;再进行体格检查,观察鼻部外观并触诊检查骨连续性和压痛;最后行影像学检查,X线可初步了解,CT能更准确显示鼻骨三维结构及骨折详情,不同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病史与症状询问
1.明确外伤史: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鼻部受到外力撞击的情况,比如是否被拳头击打、是否有车祸中面部受伤、是否有运动时鼻部碰撞等经历。不同年龄段人群外伤原因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碰撞等导致鼻骨骨折,成年人可能因意外事故等;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生活场景下外伤风险不同,如男性可能在体育运动中更易受伤,女性可能在日常行走等场景中因意外碰撞受伤。
2.关注鼻部症状:受伤后鼻部可能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疼痛较剧烈,有些人相对较轻;还可能出现鼻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鼻部会有肿胀,肿胀程度与受伤严重程度相关;部分患者会出现鼻梁变形,外观上可看到鼻梁偏斜等情况;另外,可能会影响通气,出现鼻塞症状。
二、体格检查
1.观察鼻部外观:仔细观察鼻部的外形,看是否有明显的塌陷、偏斜等情况。可以从正面、侧面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通过对比正常鼻部形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2.触诊检查:用手指轻轻触摸鼻部,感受鼻部骨质的连续性。正常鼻骨是连续完整的,若存在骨折,触摸时可能会有骨擦感,即能感觉到骨头断裂的摩擦感;同时还能感知鼻部是否有压痛,压痛明显处往往提示可能有骨折部位。不同年龄人群在触诊时需注意力度,儿童骨骼较软,触诊时要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鼻部X线平片可以初步了解鼻骨的情况,能发现一些明显的骨折线等改变。但X线检查对于一些细微的骨折可能显示不清晰,尤其是鼻骨的侧位等情况可能需要多个投照位置来综合判断。
2.CT检查:CT扫描是判断鼻骨骨折更准确的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鼻骨的三维结构,能够发现极微小的骨折,还能明确骨折的部位、骨折片的移位情况等。通过CT图像重建,可以直观地看到鼻骨骨折的具体形态,对于制定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同年龄人群进行CT检查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防护等措施,儿童进行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