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诊断需从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考虑年龄、生活方式、既往鼻部及过敏性疾病史;症状观察包括局部的鼻塞、流脓涕、局部疼痛头痛和全身的发热畏寒等;体格检查有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及分泌物情况,还有鼻窦CT等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可通过血常规看白细胞等情况,综合多方面评估来诊断。
生活方式:近期是否有受凉、过度疲劳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力,增加患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风险。比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病。
病史:既往是否有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史,若有则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复发可能性增加;是否有过敏性疾病史,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概率较高,因为过敏可导致鼻黏膜水肿,影响鼻窦引流。
症状观察
局部症状:主要有鼻塞,多为持续性,因鼻黏膜充血、肿胀所致;流脓涕,鼻涕可为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一;局部疼痛和头痛,急性上颌窦炎可表现为上颌窦区压痛、面颊部疼痛,晨起轻、午后重;额窦炎表现为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晨起即感头痛,逐渐加重,午后减轻;筛窦炎疼痛较轻,多位于内眦或鼻根部;蝶窦炎疼痛多位于头顶或后枕部。
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儿童全身症状相对较重,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烦躁不安等表现。
体格检查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有脓性分泌物,不同鼻窦炎症时中鼻道或嗅裂的脓性分泌物部位有所不同,如上颌窦炎时脓液多在中鼻道后下方,额窦炎时脓液多在中鼻道前端。
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是诊断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积液或息肉形成等情况,能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例如通过鼻窦CT可观察到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等单个或多个鼻窦的异常改变。
鼻窦X线:也可辅助诊断,但清晰度不如鼻窦CT,目前应用相对较少。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提示有细菌感染存在,儿童患者血常规变化可能更为明显,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来诊断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如儿童的特殊表现、成人的病史等因素,以确保准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