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生活方式调整,如调整体位和饮食;药物治疗包括促胃肠动力药(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和胃黏膜保护剂(形成保护膜防损伤);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无效、症状严重或解剖结构异常难以药物控制者,常用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不同年龄段根据情况评估。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体位:对于夜间平卧时胆汁反流严重的患者,可将床头抬高15-20cm,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夜间反流症状明显者,因为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相对减弱,体位改变有助于缓解反流。
饮食:避免进食过饱,少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等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对于肥胖患者,减轻体重有助于减少腹内压,从而减轻反流,这对各年龄段患者都适用,尤其是肥胖的中青年患者。
二、药物治疗
1.促胃肠动力药
作用机制:通过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胆汁对胃黏膜的损伤。例如多潘立酮,它能促进胃的蠕动和排空,加快胃内容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适用于大多数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但对于老年人,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应密切观察。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但需根据个体肝肾功能等情况调整。
2.胃黏膜保护剂
作用机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胆汁等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如硫糖铝,它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阻止胆汁酸等对胃黏膜的侵蚀,适用于各类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包括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因其对全身影响较小。
三、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如长期反流导致严重的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例如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6-8周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的患者,可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尤其适用于因解剖结构异常导致胆汁反流难以通过药物控制的患者,不同年龄段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身体状况综合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2.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通过重建抗反流屏障来减少胆汁反流,手术效果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