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局部治疗、病因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休息、多饮水、避免刺激因素;局部治疗有含漱液含漱、含片含服;病毒感染多自限,细菌感染则用抗生素;儿童要密切观察、谨慎用药和精细饮食护理;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病和药物相互作用,监测病情。
避免刺激因素:应避免吸烟、饮酒,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进一步刺激咽喉黏膜,加重炎症反应。比如辛辣食物中的辣椒素等成分会使咽部黏膜充血加重,儿童在这方面更需注意,家长要为其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局部治疗
含漱液含漱: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这些含漱液具有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的作用,能减少咽部细菌滋生。含漱时头后仰,张口发“啊”声,使含漱液能清洁咽后壁,每次含漱时间约30秒左右,儿童含漱时需家长协助,防止误咽。
含片含服:常用的含片有碘喉片、薄荷喉片等,含片可缓慢溶解,直接作用于咽部病变部位,起到杀菌、消肿、止痛的作用。但儿童使用含片时要注意防止误吸,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所致: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一般具有自限性,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若病情较重或有其他并发症倾向时,需密切关注,必要时可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评估。
细菌感染所致:若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综合判断,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遵循用药原则,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适应证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急性咽炎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咽部症状等。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一些成人用的强效含片等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伤害。同时,儿童的饮食护理要更加精细,保证营养均衡且易于吞咽。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咽炎时要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使用药物时需更加谨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