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鼻症主要由医源性因素引起,多因鼻腔黏膜、鼻甲组织过度切除导致,其中鼻甲切除手术过度涉及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其他鼻腔手术不当若操作不当致鼻腔正常结构破坏也可能间接引发空鼻症。
一、手术相关因素
1.鼻甲切除手术过度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对鼻甲切除手术的耐受及术后反应可能不同。例如,儿童的鼻腔生理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若进行过度的鼻甲切除手术,对鼻腔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因为儿童鼻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鼻甲有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来维持鼻腔的通气、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等。而成人相对来说鼻腔结构已基本稳定,但过度切除鼻甲仍会严重破坏鼻腔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性别因素:性别本身一般不是导致空鼻症的直接原因,但不同性别的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因个体差异对鼻腔不适的感受和应对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女性可能在心理层面对于鼻腔通气等问题更为敏感,但这并非是引发空鼻症的核心因素,核心还是手术操作导致鼻甲切除过度这一关键环节。
生活方式:术前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导致空鼻症,但术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恢复。例如,长期吸烟的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鼻腔黏膜,不利于鼻腔术后的修复,可能会加重空鼻症相关的不适症状。而有良好生活方式的患者,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可能相对更有利于鼻腔的恢复,但这是在手术造成鼻甲过度切除基础上的辅助影响因素,并非病因本身。
病史因素:患者既往有鼻腔相关疾病史,但如果手术过程中遵循合理的手术规范,一般不会引发空鼻症。只有当手术中对鼻甲的切除范围超出了正常的合理范围,过度切除鼻甲组织,破坏了鼻腔的正常结构,才会导致空鼻症。例如,患者既往有慢性肥厚性鼻炎等疾病,在手术治疗时,如果术者对鼻甲切除的程度把握不准确,过度切除,就可能引发空鼻症。
2.其他鼻腔手术不当
除了鼻甲切除手术外,其他一些鼻腔手术如涉及鼻腔黏膜广泛破坏的手术等,如果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能间接导致空鼻症相关的鼻腔结构和功能改变。例如,鼻腔肿瘤手术中,如果为了彻底切除肿瘤而过度损伤周围正常的鼻腔黏膜和鼻甲组织,破坏了鼻腔的正常生理环境,使得鼻腔出现类似空鼻症的通气异常等一系列症状。其原理也是因为正常鼻腔结构被破坏,鼻腔的黏膜纤毛系统、血管舒缩功能等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引发空鼻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