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有多种应对方式,轻度侧弯(Cobb角小于20度且骨骼未成熟)可观察随访,每4-6个月X线监测;Cobb角20-40度且骨骼未成熟时用支具治疗,全天戴支具超23小时;Cobb角大于40-50度、骨骼成熟或支具无效则手术,如脊柱融合术;康复训练贯穿各阶段,助增强肌肉力量、稳定脊柱,不同患者训练强度方式有调整且需专业指导。
监测方式:一般每4-6个月进行一次脊柱X线检查,以测量Cobb角的变化。此阶段要关注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第二性征等,因为骨骼发育不成熟时侧弯可能会进展。例如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发育迅速,脊柱侧弯可能随生长而加重,所以需要密切监测。
支具治疗
适用情况:当脊柱侧弯Cobb角在20-40度之间,且骨骼未发育成熟时,支具治疗是常用方法。
原理及要求:支具通过施加外力来阻止脊柱侧弯进一步发展。患者需要全天佩戴支具,除了洗澡等特殊情况,每天佩戴时间应不少于23小时。不同患者的支具定制需根据其脊柱侧弯的具体形态进行精确制作,要确保支具能有效作用于侧弯部位。比如对于胸椎侧弯患者,支具要准确贴合胸部和腰部的侧弯区域。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当脊柱侧弯Cobb角大于40-50度,且骨骼已发育成熟,或者支具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脊柱融合术等。手术的目的是矫正脊柱侧弯畸形,并通过融合相邻的脊柱节段来稳定脊柱。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对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脊柱生长干扰较小的手术技术。例如,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若侧弯严重影响心肺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时,也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
康复训练
作用:无论是在观察随访、支具治疗还是术后,康复训练都有助于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具体训练内容:包括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等,能增强腹部和背部核心肌肉力量;还有伸展训练,如脊柱侧弯特定的伸展运动,可帮助改善脊柱的柔韧性。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需进行调整。儿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以适合其身体发育阶段的强度进行,比如儿童版的简单平板支撑姿势保持时间不宜过长,而青少年患者可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同时,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训练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