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和腱鞘囊肿有不同治疗方式,腱鞘炎一般治疗包括休息、热敷,药物用非甾体抗炎药需注意禁忌,物理治疗有推拿按摩、针灸,严重时手术;腱鞘囊肿可自行吸收、穿刺抽吸或手术切除,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需谨慎,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并注意相关事项。
一、腱鞘炎的治疗
腱鞘炎是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性改变。
一般治疗:
休息:减少患病部位的过度活动,让腱鞘得到充分的休息,这对缓解症状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因长期打字导致手指腱鞘炎的人,应减少打字时间。
热敷:可以使用温水浸泡或热毛巾外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如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胃肠道疾病史的人群应谨慎使用。
物理治疗:
推拿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推拿按摩,有助于缓解肌腱和腱鞘的紧张状态,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针灸:通过针刺相应穴位,调节经络气血,对缓解腱鞘炎的症状有一定帮助。
手术治疗:如果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腱鞘切开减压术等。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
二、腱鞘囊肿的治疗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
自行吸收:部分较小的腱鞘囊肿有可能自行吸收消退,平时可通过适当的按压等方式,但要注意操作需谨慎,避免过度用力。
穿刺抽吸:医生可以用注射器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然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再加压包扎。但该方法有复发的可能。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囊肿较大的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相对彻底,但也存在一定的复发几率和术后恢复问题,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和适当的功能锻炼。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腱鞘炎或腱鞘囊肿时,应更加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如休息、热敷等,因为儿童的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药物使用需格外小心,手术治疗要严格评估风险;孕妇患有腱鞘炎或腱鞘囊肿时,药物使用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物理治疗等相对安全的方法;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康复训练的适度,避免因活动不当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