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跟骨畸形愈合、跟骨疼痛综合征、足部活动受限等后遗症,应及时规范治疗及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改善。
创伤性关节炎:跟骨是足部重要的负重结构,骨折后如果复位不佳,跟骨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关节面不平整,长期行走或负重时,关节软骨受到异常磨损,就容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行走、上下楼梯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和生活质量。例如有研究显示,跟骨骨折后复位不良的患者中,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关节软骨的退变基础存在,再加上跟骨骨折的影响,更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跟骨畸形愈合:骨折愈合过程中如果位置恢复不好,跟骨可能出现短缩、内翻或外翻等畸形。这会导致足部力线改变,影响足部的正常功能和外观。比如跟骨短缩可能使患侧下肢相对变短,引起步态异常,长期可导致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的应力改变,出现相应关节的病变;内翻畸形会使足底受力不均衡,容易引起足底部的疼痛、胼胝形成等。对于儿童跟骨骨折,由于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畸形愈合可能会影响跟骨的正常生长和足部的发育,导致足部畸形进一步加重,影响未来的行走和运动功能。
跟骨疼痛综合征:骨折后即使骨折愈合良好,也可能出现跟骨疼痛的情况。这可能与骨折部位周围的软组织损伤修复不良,存在慢性炎症,或者跟骨局部的血液循环未完全恢复有关。患者常自觉跟骨部位疼痛,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难以完全消除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对于有长期站立工作等生活方式的患者,跟骨疼痛综合征可能会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困扰。
足部活动受限:骨折后由于疼痛、软组织粘连等原因,可能导致踝关节、距下关节等的活动范围减小。患者表现为踝关节背伸、跖屈受限,足部内翻、外翻功能下降等。这会影响患者的行走、跑步、跳跃等运动功能,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行动不便,比如上下楼梯困难、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等。对于年轻的、爱好运动的患者,足部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运动爱好的维持。
跟骨骨折后应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包括准确的复位、适当的固定以及早期合理的康复训练等,以降低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缓解症状、改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