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咽炎是慢性咽炎的一种类型,由生活方式、年龄、病史等因素引发,有咽部异物感、不适及滤泡增生等表现,可通过喉镜检查诊断,治疗需去除病因并局部治疗,预防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
病因方面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长期处于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的环境中,都可能引发滤泡性咽炎。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咽部黏膜,导致黏膜反复炎症反应,进而引发滤泡增生等病理改变;教师等长期用嗓过度的人群,咽部黏膜容易受损,增加患病风险。
年龄因素: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一般来说,成年人相对更易受上述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而患病。儿童如果长期处于不良环境或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患病,但相对较少见。
病史因素:既往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未得到彻底治愈,炎症迁延不愈可发展为滤泡性咽炎。另外,有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的患者,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也容易引发滤泡性咽炎。
临床表现
咽部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咳不出、咽不下,尤其是在吞咽唾液时比较明显,但进食时异物感可能不明显。这种异物感在晨起时可能会较为明显,与夜间咽部腺体分泌减少,咽部相对干燥有关。
咽部不适症状:可出现咽部瘙痒、微痛、干燥感等。瘙痒感可能导致患者不自觉地清嗓,而微痛一般程度较轻,但会持续存在。
滤泡增生表现:在咽部检查时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有多个颗粒状隆起的淋巴滤泡,有的甚至融合成片。这些滤泡大小不一,表面可能有黏稠分泌物附着。
诊断方法
喉镜检查: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咽部黏膜的情况,直接看到咽后壁淋巴滤泡的增生情况,这是诊断滤泡性咽炎的重要依据。电子喉镜检查相对更为清晰、直观,能更细致地观察咽部各个部位的病变情况。
治疗与预防
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如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长时间用嗓过度等。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治疗,如使用激光、冷冻等方法去除增生的滤泡,但这些治疗方法需要谨慎操作,避免过度治疗损伤咽部正常组织。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鼻部、口腔等周围器官的慢性炎症疾病。特殊人群如教师等用嗓较多的人群,要注意正确用嗓,工作之余适当休息咽部;儿童患者的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孩子接触不良环境因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