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胫骨骨折术后伤口不愈合与局部(感染、异物残留)和全身(营养状况、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因素有关,处理需控制感染、改善营养、局部伤口护理,康复期要适当锻炼并定期随访,儿童、老人、糖尿病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
全身因素:患者自身营养状况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若存在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C、锌等缺乏时,会影响伤口愈合。蛋白质是伤口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锌能促进细胞生长和伤口愈合。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减缓,营养吸收能力下降,且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更易出现营养问题影响伤口愈合。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会延缓伤口愈合,且高血糖容易滋生细菌加重感染风险。
处理措施
控制感染:若怀疑有感染,需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选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发育情况,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若伤口有明显渗液、化脓等情况,需定期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保持伤口清洁,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改善营养:调整患者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像新鲜蔬菜(西兰花、青椒等)和水果(橙子、草莓等)的摄入;适量补充含锌的食物,如坚果、牡蛎等。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补充营养补充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补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有利于伤口愈合。
局部伤口护理: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湿性敷料可创造湿润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对于清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伤口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变化,如伤口大小、颜色、渗液情况等。
康复与随访
康复锻炼:在伤口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伤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但要注意锻炼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活动影响伤口。儿童患者的康复锻炼需在家长协助下进行,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牵拉。老年人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可先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开始。
定期随访: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医生根据伤口恢复状况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除了关注伤口外,还要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调整降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