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膨出的原因包括年龄增长致椎间盘退变、损伤因素(急性损伤使有退变基础的椎间盘进一步损伤,慢性损伤如长期负重、过度活动等加速椎间盘退变和纤维环损伤)、特定职业因素(长期弯腰劳作或处于振动环境的职业风险高)、遗传因素(部分与遗传导致的椎间盘结构和代谢缺陷有关)、妊娠因素(妊娠期间激素变化致韧带松弛、子宫增大加重腰部负担等增加风险)。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的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在受到压力等因素时就容易发生膨出。一般30-40岁之后,这种退变就会逐渐明显,这是人体衰老过程在腰椎间盘上的体现,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变化过程。
二、损伤因素
1.急性损伤:
腰部受到急性的外伤,比如腰部的撞击、摔倒时臀部或腰部着地等情况,可能会使原本就有退变基础的椎间盘受到进一步的损伤,导致纤维环部分破裂,而髓核向周围膨出。例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在搬运重物时如果姿势不当,就容易发生腰部的急性损伤,进而引发腰椎间盘膨出。
2.慢性损伤:
长期反复的腰部负重、腰部过度活动等慢性损伤也是导致腰椎间盘膨出的重要原因。像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群,如农民、建筑工人等,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不均匀,久而久之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和纤维环的损伤,使得髓核容易向周围膨出。另外,长期久坐的人群,腰椎处于前屈位,椎间盘所受压力较大,也容易引发腰椎间盘膨出。
三、职业因素
某些特定职业的人群患腰椎间盘膨出的风险较高。例如,需要长期弯腰劳作的职业,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退变和损伤;长期处于振动环境中的职业,如驾驶拖拉机、汽车的人员,腰部受到的振动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和结构稳定性,增加腰椎间盘膨出的发生几率。
四、遗传因素
部分腰椎间盘膨出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椎间盘的结构和代谢存在先天性的缺陷,使得个体在相对较轻的外力作用下就容易发生腰椎间盘膨出。例如,家族中有多人患有腰椎间盘相关疾病的人群,其后代患腰椎间盘膨出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五、妊娠因素
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韧带松弛,同时子宫增大,腰部的负担加重,腰椎的前凸增加,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加了腰椎间盘膨出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妊娠后期,这种情况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