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耵聍栓塞主要与耵聍分泌过多及排出受阻相关,耵聍分泌过多如油性耵聍体质者易形成栓塞;排出受阻包括外耳道畸形致通道狭窄、外耳道炎致肿胀、肿瘤阻塞、长期挖耳将耵聍推向深部等因素。
耵聍分泌过多:正常情况下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自行排出,但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耵聍分泌过多,如油性耵聍体质者,其耵聍分泌量相对较多,就容易形成栓塞。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外耳道相对较窄小,且活动时头部运动等情况可能影响耵聍排出,若本身耵聍分泌偏多,更易出现栓塞;成年人中油性耵聍体质者也易因耵聍分泌过多引发栓塞。性别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耵聍分泌量绝对不同,但个体差异存在。有相关研究表明,油性耵聍的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若家族中有油性耵聍体质者,个体患油性耵聍相关栓塞的风险可能增加。
耵聍排出受阻
外耳道畸形:先天性外耳道狭窄、闭锁等畸形情况,会阻碍耵聍正常排出。例如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患儿,从出生起外耳道空间就较正常儿童窄小,耵聍排出通道受限,随着耵聍不断分泌,容易堆积形成栓塞;成年人若有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只是相对儿童可能因生长发育基本稳定,症状出现相对较晚,但同样会因通道狭窄导致耵聍排出困难。
外耳道炎:急、慢性外耳道炎会导致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使外耳道变窄,影响耵聍排出。比如儿童在夏季容易患外耳道炎,因夏季出汗多,外耳道环境潮湿,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炎症导致外耳道肿胀,阻碍耵聍排出;成年人若长期处于耳部卫生不佳、经常挖耳等情况,也易引发外耳道炎,进而影响耵聍排出。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相对下降,更容易发生外耳道炎,从而增加耵聍栓塞风险;男性若有不良挖耳习惯等,也易患外耳道炎导致耵聍排出受阻。
肿瘤:外耳道良性或恶性肿瘤,如外耳道乳头状瘤等,可阻塞外耳道,使耵聍排出途径被阻断。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肿瘤的生长会逐渐占据外耳道空间,影响耵聍正常排出,随着肿瘤的增大症状会逐渐明显。对于有耳部异常新生物表现的患者,需警惕肿瘤导致耵聍栓塞的可能。
长期挖耳:频繁挖耳会将耵聍推向深部外耳道,使其难以自行排出。儿童若被家长发现有频繁挖耳习惯,可能因不当挖耳行为将耵聍推至深处;成年人中一些有不良挖耳习惯者,如经常用尖锐物品挖耳,容易导致耵聍位置改变,堆积在外耳道深部形成栓塞。女性可能因爱美等原因,更关注耳部清洁,过度挖耳情况相对较多;男性若有不良卫生习惯,也可能频繁挖耳引发耵聍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