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有消化系统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全身症状(发热、消瘦乏力)及肠外表现(皮肤黏膜表现、关节症状、眼部表现),各症状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需针对性关注与评估。
腹痛:多为轻至中度的痉挛性腹痛,一般位于左下腹或下腹,有疼痛-便意-缓解的规律,即排便前疼痛加剧,排便后疼痛缓解。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刺激导致肠道痉挛,当粪便通过病变肠道时,进一步刺激肠道引起疼痛。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与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相鉴别;老年患者由于痛觉敏感度可能有所下降,腹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更加仔细观察其他伴随症状。
里急后重:患者有排便不尽感,总感觉肛门坠胀,频繁想排便,但每次排便量很少。这是因为直肠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直肠排空功能障碍,同时肛门括约肌痉挛也会加重这种里急后重的感觉。
全身症状
发热:病情活动期患者可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体内释放致热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儿童患者发热可能会影响其新陈代谢和器官功能,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提示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应及时评估。
消瘦、乏力:由于长期腹泻、肠道吸收功能障碍以及炎症消耗等原因,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同时伴有全身乏力的症状。儿童患者消瘦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保证营养供应;成年患者消瘦和乏力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需要通过营养支持等手段改善。
肠外表现
皮肤黏膜表现:可出现结节性红斑,多见于四肢,表现为红色疼痛性结节;还可出现口腔溃疡,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类似,但可能与肠道炎症的全身免疫状态有关。儿童患者皮肤黏膜表现可能会影响外观和心理,需要关注皮肤护理和口腔卫生;老年患者皮肤黏膜修复能力下降,需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关节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外周关节炎,以大关节受累为主,如膝关节、踝关节等,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肠道炎症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累及关节导致炎症性病变。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关节症状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注意观察;老年患者关节退变基础上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关节症状,需要综合评估关节功能和肠道炎症情况。
眼部表现:可出现葡萄膜炎、巩膜炎等眼部炎症,表现为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引发的全身免疫异常累及眼部组织所致。儿童患者眼部症状可能影响视力发育,需要及时眼科会诊;老年患者眼部疾病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眼部病变叠加,需要谨慎用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