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咽炎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常见鼻病毒等,经飞沫或接触传播,儿童易感染)和细菌感染(多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免疫力低下者易患);症状有局部的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以及全身的发热、全身不适等,儿童在鼻塞、发热等表现上有其特点。
一、病因
(一)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种类:急性鼻咽炎多由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鼻病毒,此外,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如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可导致该病。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鼻咽炎在冬春季节较为多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病毒的飞沫会在空气中传播,其他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口鼻而感染。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活动,更容易通过密切接触等方式感染病毒。
(二)细菌感染
1.继发感染情况: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例如,当鼻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受损,细菌容易趁机侵入并繁殖。
2.易患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细菌继发感染引发急性鼻咽炎。
二、症状
(一)局部症状
1.鼻塞:患者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出现鼻塞症状,轻重程度不一,严重时可能完全用口呼吸。儿童由于鼻腔相对狭窄,鼻塞可能会对其吃奶、睡眠等产生影响,表现为吃奶时哭闹、睡眠不安等。
2.流涕: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为黏液性或脓性鼻涕。如果继发细菌感染,鼻涕会明显变黄、变稠。
3.咽痛:咽部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出现咽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仅感觉咽部不适,有的则疼痛较为明显,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咽痛,会表现出拒食、烦躁等情况。
4.咳嗽:炎症累及喉部、气管等部位时可引起咳嗽,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有少量痰液。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所以对于儿童急性鼻咽炎出现的发热需要密切关注。成人发热一般持续1-3天,儿童发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2.全身不适: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