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炎局部表现为咽部疼痛吞咽加重有异物感,疱疹性咽峡炎可见散在或成簇疱疹及破溃溃疡,链球菌性咽峡炎有灰白色小溃疡伴脓性渗出物,全身可发热伴头痛乏力等,预防要勤洗手避免触摸口鼻,不与患者共用餐具等物品,保持室内通风适宜温湿度,合理作息饮食锻炼增强免疫力,高发季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注意防护及时就医。
一、咽峡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咽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吞咽时疼痛可加重,部分患者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口腔检查可见咽峡部黏膜充血、肿胀,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咽峡部可见散在或成簇的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随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链球菌性咽峡炎患者咽峡部可见灰白色小溃疡,表面有脓性渗出物。
2.全身症状: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40℃左右,儿童患者因体温波动较大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还可能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
二、咽峡炎的预防
1.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等,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正确方法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避免用手触摸口鼻,降低病原体经黏膜侵入的风险。
2.避免密切接触:咽峡炎具有一定传染性,应避免与咽峡炎患者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个人物品,尽量不接触患者的唾液等分泌物,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
3.环境通风与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20℃~25℃)和湿度(50%~60%),可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
4.增强免疫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一般成人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长睡眠时间;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适度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5.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在咽峡炎高发季节(如冬春季),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影院等,减少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
6.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感染咽峡炎,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如饭后让儿童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的人群免疫力相对较弱,应格外注意防护,必要时可通过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等)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