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最常见骨折,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因跌倒手掌着地致伤,有局部表现与典型畸形,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诊断,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多数预后好,不恰当治疗可致后遗症,康复训练很重要。
1.病因
创伤机制:通常是由于跌倒时,手部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暴力上传导致桡骨远端骨折。常见于日常生活中的意外跌倒,比如在冰雪路面行走时滑倒,手掌撑地等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发生可能与自身骨密度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往往因为骨质疏松,更易发生此类骨折。
年龄与性别因素: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Colles骨折发生率相对较高;男性也可发生,但总体发病率相对女性低一些。
2.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手腕部明显肿胀,有时可伴有皮下瘀斑。骨折处有明显压痛,手腕活动受限,尤其是腕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会受到影响。
典型畸形:由于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可出现典型的“银叉畸形”和“枪刺样畸形”。“银叉畸形”表现为手腕部畸形类似银叉形状,手腕背侧突出;“枪刺样畸形”则是从侧面看,手腕部呈现出类似枪刺的异常突出。
3.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查体可以发现骨折部位的压痛、畸形等表现。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Colles骨折的重要手段,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等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CT检查,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或者需要更精确了解骨折细节时,CT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4.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骨折移位不明显或者经过手法复位后位置良好的患者,可以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固定时间一般为3-4周,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血液循环等。在固定期间还可以进行一些手指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如果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难以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或者是一些粉碎性骨折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等,通过手术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为骨折的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5.预后情况
大多数Colles骨折经过恰当的治疗后预后较好。一般经过规范的固定或手术治疗,骨折可以愈合,腕关节的功能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复位不良,可能会导致腕关节畸形愈合,出现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康复进程可能会有所差异,老年人康复相对较慢一些,需要更耐心的康复指导和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