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真菌病的发病与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局部因素包括环境潮湿和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全身因素有机体免疫力下降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他因素涉及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一、局部因素
1.环境潮湿
外耳道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是耳真菌病常见诱因。例如,游泳爱好者频繁接触水,若外耳道清洁干燥不及时,水分易残留,为真菌滋生创造条件。在炎热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外耳道也易因出汗等因素变得潮湿,利于真菌生长繁殖。
长期处于潮湿工作环境的人群,如矿井作业人员等,外耳道潮湿的概率增加,耳真菌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局部防御功能降低
外耳道局部应用抗生素不当,可能破坏外耳道正常菌群平衡,抑制了细菌等对真菌的拮抗作用,从而有利于真菌生长。比如,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滴耳液,会打破外耳道原有的微生物生态环境。
外耳道存在病变,如外耳道湿疹、外耳道外伤等情况时,外耳道的局部防御功能受损。外耳道湿疹会导致局部皮肤屏障破坏,容易引发真菌侵入;外耳道外伤使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真菌更易感染外耳道,引发耳真菌病。
二、全身因素
1.机体免疫力下降
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袭。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同时其自身免疫功能的缺陷使得对真菌的清除能力减弱,增加了耳真菌病的发病几率。
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这会使机体整体免疫力下降,真菌容易在耳道内定植并大量繁殖,引发耳真菌病。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衰退,也更容易患耳真菌病。例如,老年人群由于身体各系统功能衰退,对真菌的抵抗能力降低,在相同环境因素影响下,比年轻人更易发生耳真菌病。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长期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同时影响外耳道的免疫状态,使外耳道局部的抗感染能力下降,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耳真菌病的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
三、其他因素
1.职业因素
某些特殊职业人群,如经常接触泥土、粉尘等的工人,外耳道接触真菌孢子的机会增多,增加了耳真菌病的发病可能性。例如,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频繁接触含有真菌孢子的尘土,若外耳道防护不当,真菌孢子易进入耳道并生长繁殖。
2.个人卫生习惯
不注意耳部卫生,经常用手或不清洁的器具挖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破坏外耳道的正常菌群和屏障功能,从而增加耳真菌病的发病风险。比如,用脏手频繁挖耳,手上的真菌等微生物容易带入耳道,引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