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真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耳真菌病的发病与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局部因素包括环境潮湿和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全身因素有机体免疫力下降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他因素涉及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一、局部因素

1.环境潮湿

外耳道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是耳真菌病常见诱因。例如,游泳爱好者频繁接触水,若外耳道清洁干燥不及时,水分易残留,为真菌滋生创造条件。在炎热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外耳道也易因出汗等因素变得潮湿,利于真菌生长繁殖。

长期处于潮湿工作环境的人群,如矿井作业人员等,外耳道潮湿的概率增加,耳真菌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局部防御功能降低

外耳道局部应用抗生素不当,可能破坏外耳道正常菌群平衡,抑制了细菌等对真菌的拮抗作用,从而有利于真菌生长。比如,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滴耳液,会打破外耳道原有的微生物生态环境。

外耳道存在病变,如外耳道湿疹、外耳道外伤等情况时,外耳道的局部防御功能受损。外耳道湿疹会导致局部皮肤屏障破坏,容易引发真菌侵入;外耳道外伤使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真菌更易感染外耳道,引发耳真菌病。

二、全身因素

1.机体免疫力下降

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袭。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同时其自身免疫功能的缺陷使得对真菌的清除能力减弱,增加了耳真菌病的发病几率。

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这会使机体整体免疫力下降,真菌容易在耳道内定植并大量繁殖,引发耳真菌病。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衰退,也更容易患耳真菌病。例如,老年人群由于身体各系统功能衰退,对真菌的抵抗能力降低,在相同环境因素影响下,比年轻人更易发生耳真菌病。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长期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同时影响外耳道的免疫状态,使外耳道局部的抗感染能力下降,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耳真菌病的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

三、其他因素

1.职业因素

某些特殊职业人群,如经常接触泥土、粉尘等的工人,外耳道接触真菌孢子的机会增多,增加了耳真菌病的发病可能性。例如,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频繁接触含有真菌孢子的尘土,若外耳道防护不当,真菌孢子易进入耳道并生长繁殖。

2.个人卫生习惯

不注意耳部卫生,经常用手或不清洁的器具挖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破坏外耳道的正常菌群和屏障功能,从而增加耳真菌病的发病风险。比如,用脏手频繁挖耳,手上的真菌等微生物容易带入耳道,引发感染。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耳真菌病
耳真菌性主要是指患者的耳道局部组织感染真菌,耳部皮肤组织受到侵袭而引起的一种炎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耳真菌病患者用什么药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常用药物有生理盐水及双氧水、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等。 1、生理盐水及双氧水 对于耳真菌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或是双氧水,帮助清理耳道,有利于抗菌消炎。 2、抗真菌药物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咪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杀灭真菌,控制感染。
耳真菌病能治愈吗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是否能治愈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耳真菌病是真菌感染耳道局部组织引起的炎性疾病,患者经过积极、规范的抗真菌治疗,同时日常注意生活方式护理,一般可获得治愈的效果。但是,如果患者对疾病本身不够重视,治疗不规范或者生活护理不当,可能影响疾病预后,导致局部感染长时间存在。 明确为耳真菌病的患者应配
耳真菌病怎么治疗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同时需注重生活护理。 1、一般治疗 患者可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双氧水进行耳部擦拭清洁,有利于消菌清洁痂皮,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2、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比如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 3、生活护理 日常需注重耳部清洁护理,保
耳真菌病怎么治疗恢复得快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建议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治疗。 1、一般治疗 日常应保持耳部清洁,耳内进水后及时将水分擦干,不要使用不洁的物品挖耳。饮食上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及高脂食物,如奶酪、蛋黄、肥肉、牛油等,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及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利于疾病恢复。 2、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耳真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多数情况下是由真菌直接感染造成的,可能和环境因素、耵聍缺失、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原因有关。 1、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和湿度增高,导致外耳道PH值发生改变,耳道内真菌大量繁殖,侵袭外耳、中耳,进而会引起耳真菌病。 2、耵聍缺失 外耳道内如果缺乏耵聍保护,真菌也容易直接侵袭外耳道,引起耳真菌病。
耳真菌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指外耳道真菌病,多数情况下是由真菌侵犯外耳道所致。 外耳道真菌病的致病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功能减退等因素,导致外耳道内菌群环境紊乱,或者是真菌侵入外耳道,会导致外耳道真菌病的发生。病情较轻的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较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耳道胀痛、瘙痒等不适症
耳真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的症状有外耳道瘙痒、听力下降、耳痛、耳臭等。 1.外耳道瘙痒 患者发生耳真菌病的情况时,真菌可侵袭其外耳道部位的皮肤,使其局部皮肤出现炎性病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外耳道瘙痒的症状。 2.听力下降 耳真菌病造成患者的鼓膜被干燥的痂状分泌物覆盖时,其可能会出现耳道被堵塞的情况,患者此时则会出现听力
耳真菌病该如何预防?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预防耳真菌病的方法有保持外耳道干燥、注意耳道卫生、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1.保持外耳道干燥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保持外耳道干燥,进行游泳、潜水等运动后,应该及时用棉签清除耳内的水渍,预防耳真菌病的发生。 2.注意耳道卫生 人体平时还应当注意耳道卫生,避免使用不干净的挖耳勺挖耳,如果出现耵聍栓塞的情况
耳真菌病是怎么回事?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不良的挖耳习惯、免疫力降低等原因可诱发耳真菌病。 一、基本病因 患者的外耳道是弯曲的管道,管道内温暖潮湿,为真菌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患者的耳道皮肤感染真菌后,可引发耳真菌病的形成。 二、诱发因素 1、不良的挖耳习惯 患者使用不洁的挖耳工具挖耳时,可造成其外
耳真菌病该如何治疗?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外耳道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挖耳勺挖耳,防止其耳道感染的情况加重,对疾病的恢复产生影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酮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抑制真菌在其耳道内的生长,延缓病情的进展,减轻其外耳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