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桡骨远端骨折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畸形愈合、肌肉萎缩、神经损伤后遗症等问题,分别有其产生原因和相应表现,如关节僵硬因长时间固定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活动范围减小;创伤性关节炎因复位不良致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疼痛等;骨折畸形愈合因复位或固定不佳致骨折端错位、外观及功能异常;肌肉萎缩因长时间不活动致废用性萎缩、肌肉体积力量变小;神经损伤后遗症因骨折损伤神经致相应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
表现:手腕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如屈曲、伸展、旋转等动作受限,影响日常的手部功能,如拿取物品、书写等。
创伤性关节炎
产生原因:骨折复位不良,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引起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对于生活方式中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使用手腕的人群,如建筑工人、钢琴师等,骨折后更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骨质流失,也可能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有既往手腕关节疾病史的患者,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几率相对更高。
表现:手腕关节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疼痛加剧,可伴有肿胀、压痛,关节活动时可能出现摩擦音,严重影响手腕的正常功能活动。
骨折畸形愈合
产生原因:骨折复位不佳或固定不牢固,骨折端在愈合过程中发生错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后若复位不良,可能因生长的影响出现特殊的畸形愈合情况;老年人骨折愈合能力下降,也较易出现畸形愈合。生活方式中过早进行不恰当的活动,会干扰骨折的正常愈合,增加畸形愈合的风险。
表现:手腕外观异常,如手腕向一侧偏斜、掌屈或背伸角度异常等,同时可能伴有疼痛、功能障碍,影响手部的美观和功能。
肌肉萎缩
产生原因:骨折后长时间不活动,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骨折固定期间由于手腕活动减少,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都会引起肌肉萎缩。女性在产后等特殊时期,身体恢复能力相对不同,若骨折后肌肉萎缩可能恢复较慢;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代谢等问题,肌肉萎缩的恢复也可能受到影响。
表现:手腕周围的肌肉体积变小,力量减弱,如握力下降等,影响手部的力量和精细动作的完成。
神经损伤后遗症
产生原因:骨折时可能损伤周围的神经,如正中神经、桡神经等。儿童骨折时由于骨骼柔韧性相对较好,神经损伤的表现可能不典型;老年人由于神经本身的退变,神经损伤后恢复相对困难。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骨折时更易出现神经损伤相关后遗症。
表现:根据损伤神经的不同,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正中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手腕、手指的感觉减退、麻木,拇指对掌功能障碍等;桡神经损伤可能出现手腕下垂、手指背伸无力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