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撕裂的处理包括休息与制动,要避免过度活动和负重;物理治疗有受伤48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药物辅助可短期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但儿童需谨慎;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还需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儿童和成年人复查频率不同,有基础疾病者要综合评估调整治疗。
一、休息与制动
半月板撕裂后,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患侧膝关节过度活动,减少负重。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其进行剧烈跑跳等活动,防止半月板损伤进一步加重;成年人则应尽量减少上下楼梯、深蹲等动作。通过休息和制动,可减轻半月板的受力,缓解疼痛等症状,为半月板的修复创造相对稳定的局部环境。
二、物理治疗
1.冷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冷敷物与皮肤的间隔,避免冻伤;成年人也需注意不要长时间冷敷,防止局部冻伤或影响血液循环。
2.热敷:受伤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因感觉减退而造成烫伤。
三、药物辅助
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儿童应谨慎使用,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且无禁忌的情况下。对于成年人,如无禁忌证,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其可能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
四、康复训练
1.关节活动度训练: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等关节活动度训练。儿童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缓慢、轻柔的关节活动,避免暴力操作;成年人则可逐步增加活动的幅度和频率。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防止关节粘连,维持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2.肌肉力量训练: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即患者平卧,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儿童可适当缩短时间和降低强度;成年人可逐渐增加训练的组数和每次收缩的时间。通过增强股四头肌等周围肌肉力量,有助于稳定膝关节,减轻半月板的负担,促进半月板的修复。
五、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等)观察半月板的恢复情况。儿童和成年人的复查频率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成年人可每隔1-2个月复查一次,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复查时需特别关注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复查间隔可能相对更短一些。同时,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关节炎等病史的患者,复查时要综合评估基础疾病与半月板损伤保守治疗的相互影响,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