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异常可通过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胎儿脐血流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方法,能清晰显示脐带情况,适用于孕期各阶段;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心反映脐带情况,32-34周左右开始;MRI检查对脐带异常诊断有价值,超声检查有疑问时考虑;胎儿脐血流检查通过检测指标评估脐带功能,中晚期尤其是高危孕妇进行。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孕期的各个阶段,一般在妊娠中晚期进行检查较为合适。检查时孕妇需暴露腹部,医生会在腹部涂抹耦合剂后用超声探头进行检查。不同孕周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同,可能需要孕妇适当变动体位以获得最佳图像。对于肥胖孕妇等情况,可能需要更仔细操作,但一般都能较好地完成检查。
胎心监护
检查原理及作用: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儿的心率变化来间接反映脐带情况。因为脐带是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如果脐带存在异常,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从而导致胎心监护图形发生变化。例如,脐带绕颈过紧时,可能会出现胎心减速等情况。
适用人群及操作方法:一般从妊娠32-34周左右开始进行胎心监护,高危孕妇可能会提前开始。检查时孕妇需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将胎心监护仪的探头放置在孕妇腹部相应位置,记录一定时间内的胎心和宫缩情况等,通常需要监护20-40分钟左右。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检查原理及特点:MRI检查对于脐带异常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它可以从多个平面成像,对于一些超声检查难以清晰显示的脐带病变等情况有更好的分辨能力。例如,对于复杂的脐带结构异常等情况,MRI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不过,MRI检查相对超声检查费用较高,且一般不是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通常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但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使用。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在超声检查后仍有疑问时考虑进行。检查时孕妇需要保持安静,不能随意移动,因为任何移动都可能影响图像质量。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的孕妇一般不能进行MRI检查,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自身情况。
胎儿脐血流检查
检查原理及意义:胎儿脐血流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测脐动脉的血流速度等指标来评估脐带的功能。脐动脉血流阻力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脐带是否存在异常,比如脐带缠绕、脐带过细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脐血流异常。通过检测S/D比值(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比值)等指标来判断脐带血流情况是否正常。
适用人群及检查过程:一般在妊娠中晚期进行,尤其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孕妇。检查时需要抽取孕妇外周血进行检测,通过分析血液中相关指标来评估胎儿脐血流情况。检查相对简单,但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