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避免诱因、积极治疗全身慢性病并进行鼻腔冲洗;药物治疗有鼻用糖皮质激素和减充血剂等,使用减充血剂有时间限制;手术治疗有适用于下鼻甲肥大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创伤较小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儿童手术需谨慎权衡利弊。
一、一般治疗
1.避免诱因:
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应戒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刺激鼻腔黏膜,加重鼻炎症状。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要尽量脱离污染环境,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化学物质等对鼻腔的刺激。例如,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工作的人,可考虑更换工作环境。
积极治疗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以贫血为例,严重贫血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鼻腔黏膜的营养供应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加重鼻炎症状,所以控制好贫血病情有助于鼻炎的改善。
2.鼻腔冲洗:
可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通过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的水肿。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型鼻腔冲洗器,操作时要注意力度和姿势,避免引起呛咳等不适。一般每天可进行1-2次鼻腔冲洗,坚持一段时间后可见症状改善。
二、药物治疗
1.鼻用糖皮质激素:
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这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对于儿童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根据年龄和病情调整剂量。一般来说,2岁以上儿童可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喷鼻方法,确保药物能准确作用于鼻腔黏膜。
2.减充血剂:
常用的有麻黄碱滴鼻液等,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因为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可能会引起药物性鼻炎,导致鼻腔黏膜反跳性充血、水肿加重。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减充血剂时更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三、手术治疗
1.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下鼻甲肥大明显,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通过切除部分下鼻甲组织,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鼻腔通气。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脑血管等全身状况,确保能耐受手术。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术后要加强鼻腔护理,密切观察鼻腔出血、感染等情况。
2.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能量对下鼻甲黏膜进行消融,减少黏膜下组织,达到缩小鼻甲、改善通气的目的。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儿童患者一般较少采用手术治疗,除非病情非常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才会考虑,在决定手术前要充分权衡手术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