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异常;患肢制动抬高,制动装置位置松紧合适,抬高高于心脏促进回流,观察老年患者患肢远端血运感觉;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中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锻炼,儿童、老年有不同注意事项;饮食均衡保证营养,儿童、糖尿病患者有特殊注意;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老年患者更要严格;骨折未愈合前患肢避免负重和外伤,儿童需加强看护。
患肢制动与抬高
术后通常需要对患肢进行制动,根据骨折情况可能需要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要确保制动装置的位置正确,松紧合适。同时,应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一般建议卧床时抬高患肢,坐着时也可使用枕头等将患肢垫高。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抬高患肢更有助于肿胀消退,且要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血运和感觉,如出现手指或脚趾麻木、颜色发紫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
康复锻炼
早期锻炼:术后早期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即肌肉在不产生关节活动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和放松练习,如股四头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帮助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活动,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引起患儿疼痛不适。
中期锻炼:随着病情恢复,可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锻炼,在医生允许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等活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对于老年患者,康复锻炼要更加缓慢、温和,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饮食注意
术后应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等,利于骨折愈合。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避免影响血糖控制进而影响伤口愈合等。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安排定期进行复查,通过X线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都需要复查,以便医生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骨折愈合相对较慢,更要严格按照复查时间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避免负重与外伤
在骨折完全愈合之前,患肢要避免负重。不要过早下地行走或进行负重活动,防止骨折移位影响愈合。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受到外力碰撞等外伤,因为即使骨折已经有一定程度愈合,再次受伤仍可能导致骨折复发移位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其在康复期间进行剧烈活动或受到意外撞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