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钢板固定后康复训练分早期(术后1-2周)、中期(术后2-6周)、后期(术后6周以上),儿童和成年患者各阶段训练内容不同,均需循序渐进,遵循无明显疼痛加重原则,异常及时就医。早期儿童做肩部钟摆运动,成年做手指屈伸和肩部等长收缩;中期儿童增肩部活动度和手指精细活动,成年增肩关节主动运动和肘关节屈伸;后期儿童做全面肩关节及生活活动训练,成年做抗阻力量和平衡协调训练,定期复查调整强度。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术后1-2周可进行手指的主动屈伸活动,如握拳、松开,每次尽可能用力握拳并保持几秒再松开,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同时可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肩部肌肉用力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等长收缩训练可维持肌肉力量,避免肌肉萎缩。
中期康复训练(术后2-6周)
儿童患者:儿童到术后2-6周时,可逐渐增加肩部的外展、前屈等活动度训练。在医生保护下进行被动的肩部小范围外展、前屈运动,幅度以患儿能耐受为准,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同时继续加强手指的精细活动训练,如用患手捡起小珠子等,促进手部功能恢复,儿童在这个阶段要保证营养均衡,尤其是钙、维生素D等的摄入,以利于骨折愈合和康复训练的进行。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中期可进行主动的肩关节前屈、外展运动,在无痛范围内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可借助滑轮装置辅助进行肩部上举训练,每次训练时间可延长至15-20分钟,每天3-4次。还可进行肘关节的屈伸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屈伸练习,逐渐增加弹力带的阻力,增强肘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后期康复训练(术后6周以上)
儿童患者:儿童术后6周以上骨折基本有一定程度愈合,可进行较全面的肩关节功能训练,包括主动的大幅度外展、旋转等运动,如画圈运动,先顺时针画圈再逆时针画圈,每个方向10-15次,每天3-4次。同时加强上肢的整体功能训练,如进行穿衣、梳头等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儿童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家长给予协助,帮助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后期可进行抗阻的肩部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肩部外展、前屈等抗阻训练,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哑铃重量,每次训练20-30分钟,每天2-3次。还可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如单脚站立(患侧)保持平衡,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和难度,促进上肢与全身功能的整合恢复。同时要注意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训练强度,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状况。
康复训练过程中需注意,无论儿童还是成年患者,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患者无明显疼痛加重为度,若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训练并就医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