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相关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观察膝关节肿胀、皮肤等情况,触诊检查压痛、波动感等;影像学检查中X线助排骨质病变,超声可看滑膜和积液,MRI能清软组织及判断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的血常规看感染可能,血沉和CRP助判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检查表现及意义有差异,特殊病史人群检查需考虑特殊情况。
触诊:触摸膝关节周围,检查有无压痛,压痛部位有助于判断滑膜炎累及的组织范围。例如压痛在髌上囊处,提示可能是髌上囊滑膜炎相关情况。还可检查膝关节的波动感,以判断关节内有无积液,若有波动感提示关节内有较多积液。不同病史人群触诊感受可能不同,有膝关节既往外伤病史的人群,触诊时对压痛等反应可能因既往损伤恢复情况而有差异。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观察膝关节骨质情况,如有无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虽然X线对滑膜炎本身显示不直接,但能辅助排除其他骨质病变,比如排除膝关节骨质肿瘤等情况干扰。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膝关节X线检查需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成人则主要看骨质基本结构。有长期伏案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X线可能发现膝关节有一定退变表现。
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膝关节滑膜情况,可观察滑膜厚度、有无增生等,还能检测关节内积液量。超声检查相对简便、无创,可动态观察。对于肥胖人群,超声检查可能因脂肪层影响有一定局限性,但仍能较好显示滑膜等结构。不同病史人群,如有膝关节反复炎症病史,超声检查可更精准观察滑膜变化。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膝关节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更清楚显示滑膜、关节软骨、韧带等结构情况,可明确滑膜炎的严重程度、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情况。MRI检查对于准确判断膝关节滑膜炎的病理改变有重要价值,在鉴别诊断等方面有优势。不同年龄人群做MRI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检查配合等,有金属植入物等特殊情况人群则不能行MRI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查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提示可能有感染性滑膜炎的可能。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血常规各项指标相对成人更易受生理因素影响。有感染病史人群血常规变化可能更明显。
血沉(ESR):血沉加快可能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在膝关节滑膜炎时,若存在炎症活动,血沉可能升高。不同年龄人群血沉正常范围不同,老年人血沉可能相对偏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人群血沉变化需结合病情综合判断。
C反应蛋白(CRP):CRP升高往往提示急性炎症反应,对于判断膝关节滑膜炎是否处于活动期有一定意义。儿童CRP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分析,成人CRP升高结合其他检查可辅助诊断滑膜炎的炎症状态。有慢性炎症病史人群CRP变化也可作为病情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