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需从监测胎动、定期产检(超声、胎心监护)、注意休息与体位、做好分娩准备等方面应对脐带绕颈一周的情况,每天固定时间数胎动,定期超声和胎心监护,适当休息取左侧卧位,36周接近足月时了解分娩相关情况并配合医生。
一、监测胎动情况
胎动是反映胎儿在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孕妇应每天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数1小时胎动,3次胎动数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胎动数。正常胎动数12小时约30-40次。如果发现胎动计数过频或过少,比如12小时胎动少于10次或较以往胎动次数减少50%以上,可能提示胎儿在宫内有缺氧情况,需及时就医。这是因为脐带绕颈一周时,若胎儿缺氧,首先会通过胎动变化表现出来,不同年龄段的孕妇(如年轻孕妇和高龄孕妇)都需要密切关注胎动,高龄孕妇本身孕期风险相对较高,更要重视胎动监测。
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清楚地看到脐带绕颈的情况,包括绕颈的周数等。孕妇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一般每隔1-2周左右进行一次超声监测,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羊水情况以及脐带绕颈是否有变化等。超声检查没有辐射等不良影响,对于评估胎儿状况非常重要,不同孕周的超声检查重点略有不同,但都能对脐带绕颈情况进行监测。
2.胎心监护:胎心监护可以连续记录胎心率的变化,同时观察胎动时胎心率的反应情况。一般从妊娠32周左右开始进行胎心监护,每周1-2次。如果存在脐带绕颈一周的情况,胎心监护可以及时发现胎儿是否有宫内缺氧的迹象。对于有妊娠期合并症的孕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胎心监护的频率可能会增加,因为这类孕妇本身孕期并发症可能影响胎儿状况,需要更密切监测胎儿胎心情况。
三、注意休息与体位
孕妇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休息时,可以采取左侧卧位的姿势,因为左侧卧位可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改善胎儿的供氧情况。对于一些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工作的孕妇,更要注意定时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导致子宫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胎儿供氧。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如平时活动量较大的孕妇,孕期需要适当调整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而生活方式较为sedentary(久坐不动)的孕妇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等可能影响脐带绕颈情况的动作。
四、做好分娩准备
36周已经接近足月,虽然脐带绕颈一周相对来说在分娩时可能有一定的应对方式,但孕妇需要了解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心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吸氧、改变分娩方式等。对于有脐带绕颈情况的孕妇,医生会在分娩前对孕妇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胎儿大小、胎位、孕妇骨盆条件等,来决定合适的分娩方式。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