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术后需进行多方面护理,包括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并按不同情况换药,注意固定装置护理,分早期、中期、后期进行康复锻炼,预防处理深静脉血栓和关节僵硬,以及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注意事项,儿童和老年患者各有其护理要点。
固定装置的护理
胫腓骨骨折术后通常会使用外固定架或石膏等固定装置。如果是外固定架,要注意保持外固定架的清洁,防止针孔处感染,观察针孔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定期检查外固定架的松紧度,避免过松或过紧影响固定效果。对于使用石膏固定的患者,要注意石膏的完整性,避免石膏断裂、变形。儿童患者在活动时要防止石膏被磕碰,老年患者要注意石膏下皮肤的血液循环,避免因石膏过紧导致局部缺血。
康复锻炼
早期(术后1-2周):主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例如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收缩舒张练习。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活动,要注意力度适中;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情况,缓慢进行,避免过度疲劳。
中期(术后2-6周):在骨折端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关节的活动度锻炼,如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的范围和力度。儿童患者在康复锻炼时,家长要给予鼓励和正确的引导,老年患者要注意活动时的安全,防止摔倒。
后期(术后6周以上):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可以逐渐增加负重锻炼。从部分负重开始,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在进行负重锻炼时,要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确保安全。儿童患者的康复锻炼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制定,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骨骼强度等因素,循序渐进地增加负重。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鼓励患者早期进行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肥胖、有血栓病史的患者,可以使用抗凝药物(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医嘱,此处仅强调预防)。儿童患者由于活动相对较多,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也需注意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等情况。
关节僵硬:通过早期规范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关节僵硬。如果出现关节僵硬,要加强康复锻炼的强度和频率,必要时可以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手法松解等治疗。儿童患者关节僵硬后康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积极干预;老年患者关节僵硬恢复相对较慢,更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康复锻炼。
饮食注意事项
术后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的食物。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如瘦肉、鱼类、蛋类等;钙是骨骼修复的重要原料,可通过牛奶、豆制品等补充;维生素C、D等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代谢,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日照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更高,要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老年患者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防止便秘等情况影响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