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有腹痛、腹泻等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需询问饮食、受凉及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可通过血常规、粪便常规初步明确病因,一般无需影像学检查,需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鉴别,儿童要关注水电解质平衡,老年人需注意合并基础疾病,女性生理期患肠胃炎要注意相关影响。
一、症状表现
肠胃炎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腹痛的部位多在肚脐周围,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是稀便、水样便等。恶心、呕吐可单独出现或伴随其他症状发生。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儿童肠胃炎可能呕吐症状更明显,还可能伴有发热;老年人肠胃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更需关注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二、病史询问
了解近期的饮食情况至关重要,比如是否食用了不洁食物,像变质的瓜果、被污染的肉类等;是否饮用了不洁净的水源;是否进食了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还要询问是否有腹部受凉史,因为腹部受凉可能诱发肠胃炎。另外,要了解既往是否有胃肠道疾病史,如有溃疡病史、胃炎病史等,这些情况可能增加患肠胃炎的风险或影响对当前病情的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而病毒感染导致的肠胃炎,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异常。通过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2.粪便常规:检查粪便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等。如果有白细胞,提示肠道有炎症;红细胞可能提示有肠道黏膜出血;脓细胞则多见于细菌感染导致的肠胃炎。还可以进行粪便的病原学检查,如查找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有助于明确病因。
四、影像学检查
一般情况下肠胃炎不需要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但如果病情不典型或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时,可能会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可以观察肠道的形态、蠕动情况等,排除是否有其他腹部器质性病变,如肠梗阻、肠套叠等,但这些情况导致的症状与肠胃炎有所不同。
五、鉴别诊断
要与其他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的疾病相鉴别。比如痢疾,痢疾除了有腹泻、腹痛症状外,大便多为脓血便,且有里急后重感,粪便检查可发现痢疾杆菌;还要与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多有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病情迁延不愈,肠镜检查可见肠道黏膜的典型病变;另外,肠易激综合征也会有腹痛、腹泻症状,但一般无发热等感染表现,粪便常规等检查多无明显异常。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肠胃炎由于其生理特点,更要密切关注水电解质平衡,因为儿童腹泻、呕吐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老年人肠胃炎要注意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更谨慎地观察和处理。女性在生理期患肠胃炎时,要注意腹部保暖等情况对生理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