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复位、固定、康复训练,复位针对位置尚可无明显移位者,固定常用石膏等,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手术治疗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移位明显手法复位难达要求情况,植骨手术针对骨不连等,自体骨移植佳但取骨有创伤。
复位:对于一些位置尚可、没有明显移位的陈旧性骨折,可尝试手法复位。通过专业医生的手法操作,恢复骨折端的正常解剖关系。例如,儿童的一些陈旧性青枝骨折,部分可通过手法复位恢复。但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部位等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手法复位,儿童骨骼可塑性强,相对更有可能通过手法复位达到较好效果,而成人某些部位骨折可能手法复位难以达到理想位置。
固定:复位后需要进行固定,固定方法包括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等。石膏固定较为常用,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固定环境,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时间根据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等因素而定,一般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例如,下肢骨折的固定时间通常较长,可能需要2-3个月,而上肢骨折相对短一些,但也需要几周到数月不等。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感觉等情况,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更要密切关注,防止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等并发症。
康复训练:在骨折固定的同时或之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可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肉萎缩,比如骨折后腿部骨折,可进行腿部肌肉的收缩舒张训练,每天多次,每次持续一定时间。随着骨折愈合进展,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康复训练内容。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对于儿童,康复训练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适度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影响骨骼正常发育;老年人则要注意训练强度不能过大,防止引发其他身体不适。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当陈旧性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难以达到功能复位要求时,通常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通过手术切开皮肤,暴露骨折端,准确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固定骨折端。例如,一些复杂的关节内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能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手术的风险和效果与骨折部位、患者的全身状况等有关。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前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确保能耐受手术。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植骨手术:如果陈旧性骨折存在骨不连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植骨手术。植骨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骨愈合,常用的植骨材料有自体骨、异体骨等。自体骨移植是较好的选择,因为自体骨没有免疫排斥反应,骨传导和骨诱导能力强。但取自体骨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创伤,如取髂骨植骨会在取骨部位造成疼痛等不适。对于儿童,自体骨取骨部位的选择要考虑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