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腺瘤是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有多样症状表现。常见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部隐痛、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出血相关症状有黑便、呕血;全身症状可出现贫血、体重减轻,不同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做胃镜检查。
常见消化道症状
腹痛: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部隐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能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这是因为肿瘤可能会对胃黏膜及周围组织产生一定刺激,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从而引发腹痛。例如,一些研究发现,胃腺瘤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其疼痛机制与肿瘤导致胃局部神经受刺激等因素有关。
腹胀:患者可能感觉上腹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胃的正常消化排空功能受到肿瘤影响,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等导致腹胀。一般来说,进食量较多时腹胀会更显著,这与胃腺瘤占据胃内空间,影响胃的正常消化过程相关。
恶心、呕吐:当胃腺瘤引起胃的消化功能紊乱,或肿瘤较大影响胃的排空时,患者可能出现恶心,严重时可导致呕吐。比如肿瘤较大堵塞胃腔部分通道,使得胃内容物难以顺利通过,就容易引发呕吐症状,且呕吐物多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等。
出血相关症状
黑便:若胃腺瘤表面发生糜烂、溃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少量出血,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分解后,粪便会呈现黑色,即黑便。这是因为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粪便颜色改变。有研究统计,部分胃腺瘤患者会出现黑便现象,提示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
呕血:当胃腺瘤出血较多且速度较快时,患者可能出现呕血症状,呕吐物可为鲜血或暗红色血性物质。这是由于胃内出血量较多,超过了胃的缓冲和消化能力,血液反流至食管并呕出。例如,较大的胃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时,就可能出现呕血表现。
全身症状
贫血:长期慢性出血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因为慢性失血会使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影响氧气的运输和供应,从而出现上述全身不适表现。长期患有胃腺瘤且有出血情况的患者,较易出现贫血,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降低等贫血指标异常。
体重减轻:由于胃腺瘤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患者可能出现体重逐渐减轻的情况。尤其是肿瘤较大或长期存在出血等情况时,体重减轻更为明显。一些胃腺瘤患者在就诊时可能会被发现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胃腺瘤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不如年轻人敏感,症状表现相对不典型;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在症状上并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可能因个体激素水平等因素对全身症状的影响略有不同;长期吸烟、饮酒或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胃腺瘤相关症状可能更易出现或加重。对于有上述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