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鼻中隔偏曲需评估病情,观察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通过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无症状或轻度症状可保守观察,用鼻腔生理性海水冲洗等,有明显不适经保守治疗无效则手术,术后和日常要注意护理,保护鼻子、防外伤、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过敏原。
一、病情评估
观察症状表现:小孩鼻中隔偏曲可能出现鼻塞,这是比较常见的症状,程度可因偏曲程度和部位而异,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还可能有鼻出血,多发生在偏曲的凸面、骨棘或骨嵴的顶尖部,此处黏膜较薄,受气流和尘埃刺激易发生糜烂出血;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头痛,是由于偏曲部位压迫鼻甲,刺激神经引起。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要留意其呼吸情况、是否频繁揉鼻子、有无反复鼻出血等表现。
医学检查手段:通常会进行鼻内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鼻中隔的形态、偏曲的类型和程度;还可做鼻窦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鼻中隔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
二、治疗方式选择
保守治疗情况
针对无症状或轻度症状:如果小孩鼻中隔偏曲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呼吸,一般可以先采取保守观察。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等不良习惯。例如,教导小孩正确的擤鼻方法,不要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对于存在过敏性鼻炎等可能加重鼻中隔偏曲相关症状的情况,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抗过敏药物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减少鼻腔黏膜的水肿等。
鼻腔局部用药:如果有鼻腔黏膜炎症,可根据情况使用鼻腔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保持鼻腔湿润,减轻黏膜炎症反应。但对于低龄儿童,使用鼻腔冲洗时要注意方法和力度,避免造成不适。
手术治疗情况
手术指征:当小孩鼻中隔偏曲引起明显的鼻塞、反复鼻出血、头痛等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如果鼻中隔偏曲影响鼻窦引流,导致反复鼻窦炎发作,也应考虑手术矫正。一般来说,年龄不是绝对的手术禁忌,但对于较小的患儿,需要谨慎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等。手术是在鼻内镜下进行,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等优点。手术的目的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改善鼻腔通气和相关症状。
三、特殊人群(小孩)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要点:如果小孩接受了鼻中隔偏曲手术,术后要注意鼻腔填塞物的情况,避免小孩用力擤鼻、挖鼻等。要保持鼻腔清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鼻腔冲洗等。同时,要密切观察小孩的鼻腔出血情况、头痛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饮食方面,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鼻腔黏膜。
日常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小孩注意保护鼻子,避免鼻部受到外伤。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当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维持鼻腔黏膜的正常功能。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小孩,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发生,因为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加重鼻中隔偏曲相关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