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有儿童和成人不同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及非药物干预,儿童和成人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易反复发作要密切观察和注意耳部卫生等,成人有基础病要控制基础病、避免易致水入耳的活动。
一、急性中耳炎的症状
1.儿童症状特点
婴幼儿往往不能准确表达不适,可能出现哭闹不止、频繁抓耳、发热等表现。发热多为突然高热,体温可达到38-40℃左右,这是因为中耳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刺激机体体温调节中枢。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波及消化系统。
较大儿童可主诉耳痛,疼痛可为搏动性或刺痛,在吞咽、咳嗽时疼痛可能加重。同时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这是因为中耳腔内有积液或炎症影响了声音的传导。
2.成人症状
成人急性中耳炎主要症状为耳痛,开始可能是耳内胀满感,随后转为明显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部。伴有听力减退,患者自觉听声音模糊。部分患者有耳鸣表现,可听到耳内嗡嗡声等异常声音。还可能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体温正常。
二、急性中耳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常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药物,适用于对青霉素类不过敏的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谱较广,能有效覆盖常见的中耳感染病菌。
止痛药:当患者耳痛明显时,可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如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
2.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现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等。鼓膜切开术可用于引流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鼓膜置管术则适用于病情反复发作、中耳积液较多的患者,通过放置通气管来保持中耳通气引流。
3.非药物干预
休息与饮食: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耳部不适。
耳部护理:保持耳部清洁,但要注意避免污水进入耳内,防止感染加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随意挖耳,防止损伤外耳道及鼓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急性中耳炎容易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体温、耳痛、听力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耳痛加剧、精神萎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耳部卫生,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中耳炎。
2.成人患者
成人患者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使中耳炎的治疗和恢复受到影响。所以这类患者在治疗急性中耳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另外,成人患者如果是从事潜水、游泳等容易导致水进入耳内的活动,在患病期间要避免,防止加重中耳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