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老年人股骨骨折后需及时就医评估,依全身状况等选择保守治疗(牵引、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康复护理分早期和后期,早期做患肢肌肉收缩等锻炼,后期进行负重行走等训练,同时要注意女性老年人骨质疏松情况及环境安全防再次跌倒。
一、及时就医评估
女性老年人股骨骨折后应立即前往医院,通过X线、CT等检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等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骨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比如要考虑患者是否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
二、治疗方式选择
(一)保守治疗
1.牵引治疗: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人,可采用牵引治疗,如皮牵引或骨牵引。通过牵引可以使骨折端复位,缓解疼痛,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但牵引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引发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以在牵引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
2.石膏固定:如果骨折相对稳定,也可能采用石膏固定的保守治疗方法。但石膏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肢体的血运、感觉等情况,一旦出现肢体肿胀加剧、疼痛剧烈、皮肤颜色改变等异常,需及时就医调整。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手术:对于身体状况允许的女性老年人,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如闭合复位内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可以使骨折端准确复位,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
2.人工关节置换术:如果是股骨颈骨折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大、预期寿命较长、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人工关节置换术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人工关节置换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但术后需要注意预防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的康复活动。
三、康复护理
(一)早期康复
在骨折固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患肢的肌肉收缩锻炼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要进行非患肢的关节活动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对于老年人来说,早期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步增加活动量。
(二)后期康复
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负重行走等康复训练。康复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由于骨折后行动不便等原因,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给予心理支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女性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这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以改善骨质疏松状况。同时,要注意环境安全,防止老年人再次跌倒,如在室内要保持地面干燥,过道无障碍物,使用扶手等辅助设施;外出时要有家人陪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