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痉挛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他检查。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叩诊观察腹部情况;实验室检查的血常规和粪便常规可辅助判断是否由感染等因素引起;影像学检查中的腹部超声可观察肠道情况,X线检查可排除其他腹部疾病;其他检查针对不典型情况,如怀疑食物过敏则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等,不同年龄儿童检查需考虑其自身特点。
一、体格检查
1.视诊:观察患儿的腹部外形,有无膨隆、凹陷等异常情况。例如,肠痉挛发作时可能会出现腹部阵发性的隆起,这是因为肠道蠕动增强导致肠管局部扩张。不同年龄的儿童腹部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婴幼儿腹部相对更柔软,而年长儿腹部形态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也有其自身特点。
2.触诊:轻柔地触摸腹部,了解有无压痛、包块等情况。肠痉挛时触诊可能表现为腹部紧张度不一致,在痉挛的肠管部位可能有轻度压痛,但一般无固定的压痛点。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触诊时的力度和患儿的配合程度需要特别关注,婴幼儿由于比较娇嫩,触诊要更加轻柔,年长儿则需要告知配合方法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3.叩诊:通过叩诊了解腹部的浊音和鼓音分布情况。肠痉挛时肠道积气可能导致腹部鼓音增强,而腹腔内如有积液等情况则会出现浊音改变。不同年龄儿童的腹部叩诊音特点有所不同,婴幼儿腹部含气较多,鼓音相对更明显。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一般情况下肠痉挛患儿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如果是由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肠痉挛,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例如,肠道细菌感染导致的肠痉挛,血常规中白细胞可能会升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血常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不同,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进行判断。
2.粪便常规:检查粪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如果肠痉挛是由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炎症等引起,粪便常规可能会有相应异常发现。比如肠道寄生虫感染时粪便中可能找到寄生虫卵,肠道炎症时可能会有白细胞等。不同年龄儿童的粪便常规正常指标有差异,婴幼儿的粪便情况受喂养方式等影响较大。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观察肠道的蠕动情况、肠管有无扩张、有无肠套叠等异常情况。腹部超声对肠痉挛的诊断有一定帮助,能够发现肠管的一些形态学改变。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腹部超声检查时的操作方法和图像解读需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婴幼儿腹部脂肪较多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超声图像的清晰度。
2.X线检查:一般不作为肠痉挛的首选检查,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用于排除其他腹部疾病,如肠梗阻等。X线检查可以观察肠道的充气情况等。不同年龄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的辐射剂量需要严格控制,要遵循儿科辐射防护原则。
四、其他检查
对于一些不典型的情况,可能还会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如果怀疑有食物过敏等因素引起的肠痉挛,可能会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等。不同年龄儿童的食物过敏表现不同,在进行相关检查时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和饮食情况等因素。例如婴儿可能主要通过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需要考虑相关食物因素对其肠痉挛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