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持心态、戒烟限酒等)和饮食(少食多餐、选易消化营养食物、避刺激食物);病因治疗中Hp感染需根据不同人群选四联疗法;药物治疗有对症治疗药物,抑酸剂可缓解胃酸过多,胃黏膜保护剂可保护胃黏膜,不同人群用药需注意特殊情况。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例如,成年人每天建议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另外,要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节奏。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应劝导其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饮食调节:
食物选择:患者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例如,可多摄入面食、粥类等碳水化合物,它们容易被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饮食的可适当调整,如儿童患者可选择软烂的蔬菜泥、水果泥等;老年患者则要注意食物的粗细搭配,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但又不宜过于粗糙,以免刺激胃肠道。
避免食物: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的症状。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还需注意饮食中糖分的控制,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则要限制盐分的摄入等。
二、病因治疗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如果通过检查确诊患者存在Hp感染,对于不同人群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无明显禁忌证的患者,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但需要注意儿童患者,由于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Hp感染的治疗需谨慎选择药物,要充分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以及可能合并的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在选择抗生素时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或与其他药物有严重相互作用的药物。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PPI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铋剂有枸橼酸铋钾等。
三、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药物:
抑酸剂:如果患者存在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可使用抑酸剂来缓解症状。如H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基础和刺激的胃酸分泌,适用于轻、中度胃炎患者。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使用H受体拮抗剂时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嗜睡等)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刺激。例如铝碳酸镁,它不仅可以中和胃酸,还能吸附胆汁酸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可使用,但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