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为阴虱可通过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症状体征包括阴部剧烈瘙痒、可见虫体或虫卵、局部皮肤改变等;实验室检查中显微镜检查为确诊金标准,免疫学检测临床应用较少。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感染阴虱后需特别注意检查和治疗方式。鉴别诊断时需与滴虫性阴道炎、疥疮、股癣等区分。预防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接触等,治疗需剃除阴毛、局部外用杀虫药物,且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衣物床单需消毒。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可避免并发症及传播风险。
一、典型症状与体征
1.阴部剧烈瘙痒
阴虱主要寄生于阴毛根部,其叮咬及唾液注入会导致会阴部、肛周等毛发密集区域出现阵发性瘙痒,夜间加重。这种瘙痒与普通皮炎不同,常呈持续性且难以通过抓挠缓解,部分患者因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2.可见虫体或虫卵
阴虱为灰白色或褐色,体长1~3毫米,形似螃蟹,可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在阴毛根部观察到活动虫体。虫卵呈铁锈色或淡红色,呈椭圆形,紧贴于毛发干上,可用镊子夹取毛发置于载玻片上检查。
3.局部皮肤改变
阴虱叮咬处可见针尖大小红疹、瘀斑,严重者可出现毛囊炎、疖肿等继发感染表现。部分患者因长期搔抓出现抓痕、血痂或苔藓样变,需与湿疹、股癣等皮肤病鉴别。
二、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检查
取可疑毛发或皮肤刮取物置于载玻片,加10%氢氧化钾溶液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活动虫体或虫卵。此方法为确诊金标准,敏感性可达90%以上。
2.免疫学检测
针对阴虱特异性抗原的血清学检测可辅助诊断,但临床应用较少,主要用于复杂病例或流行病学调查。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与青少年
儿童阴虱感染多因密切接触传播,需详细询问家庭成员感染史。因儿童皮肤娇嫩,检查时需避免过度拉扯毛发,治疗优先选择非刺激性外用药物。
2.孕妇与哺乳期女性
孕妇感染阴虱可能增加早产风险,需及时治疗。治疗药物应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制剂,哺乳期女性用药后需暂停哺乳24~48小时。
3.免疫功能低下者
HIV感染者、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阴虱后,症状可能更严重,易并发脓疱疮、蜂窝织炎等。此类患者需联合抗感染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四、鉴别诊断要点
1.滴虫性阴道炎
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伴外阴瘙痒,但无阴部毛发内虫体或虫卵,阴道分泌物镜检可见滴虫。
2.疥疮
疥疮好发于指缝、腕部等皮肤薄嫩处,夜间瘙痒剧烈,可找到疥螨或虫卵,但阴部毛发内无阴虱特征性表现。
3.股癣
股癣为真菌感染,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脱屑,真菌镜检阳性,但无阴虱相关体征。
五、预防与治疗原则
1.预防措施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接触,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个人物品。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2.治疗原则
确诊后需剃除阴毛并焚烧,局部外用杀虫药物。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所有衣物、床单需煮沸消毒或暴晒。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及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