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吸入不同阶段有不同典型症状,异物吸入瞬间多有突然呛咳等表现,停留期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症状特点不同,儿童中婴幼儿和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表现各异,成人可能症状不典型;还伴有感染相关症状和咯血等伴随症状,有异物吸入史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延误治疗会致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
一、不同阶段的典型症状
(一)异物吸入瞬间
多有突然呛咳、憋气、面色发红或发青等表现。年龄较小儿童可能无法清晰表达,仅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咳嗽,这是因为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保护性反射。
(二)异物停留期
1.咳嗽:会出现阵发性咳嗽,这是由于异物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机体通过咳嗽试图将异物排出。例如,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米)对黏膜刺激较重,咳嗽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持续。
2.喘息: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是因为异物阻塞部分气道,导致气流通过不畅,出现呼气性或吸气性喘息。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气道相对狭窄,喘息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可听到双肺哮鸣音等。
3.呼吸困难:根据异物阻塞程度不同,呼吸困难表现各异。完全性阻塞时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患者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三凹征),面色发绀;部分阻塞时呼吸困难相对较轻,但也会有呼吸急促等表现。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患有哮喘的儿童,异物吸入后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加重呼吸困难程度。
二、不同年龄人群的症状特点
(一)儿童
1.婴幼儿: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异物吸入后常突然出现呛咳,继而面色苍白或发绀,随后可能出现憋气。由于婴幼儿气道较窄,异物容易导致严重的通气障碍,家长需高度警惕。例如1-3岁的婴幼儿喜欢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容易发生异物吸入。
2.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能部分表达不适,可主诉咽部异物感、胸痛等,但往往不如成人准确。可能会说喉咙有东西卡住的感觉,但描述不够清晰,需要结合异物吸入史综合判断。
(二)成人
成人异物吸入时多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能较清楚表述呛咳等情况。但部分成人可能因异物较小或位置特殊,症状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例如进食时说笑误吸小骨头等异物,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未引起重视,后续可能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三、伴随症状
(一)感染相关症状
如果异物长期停留,可引起肺部感染,出现发热、咳痰,痰可为脓性。发热程度因感染轻重而异,轻者可为低热,重者可出现高热。例如异物导致肺炎时,患儿可能除了呼吸道症状外,还会有持续发热,体温可达38℃-39℃甚至更高,同时咳嗽加剧,痰量增多。
(二)咯血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咯血,多为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出现咯血较多。这是因为异物刺激黏膜,导致黏膜损伤出血。例如金属异物可能对黏膜损伤更严重,更容易引起咯血。
四、特殊情况提示
对于有异物吸入史,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应及时就医。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例如长期肺不张会导致患侧肺组织萎缩,影响肺的正常通气和换气功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