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可表现为渐进性鼻塞、多数伴有嗅觉减退、部分有流涕等症状,可通过前鼻镜检查初步判断及评估症状持续时间来自我检查,若出现鼻塞进行性加重等情况需警惕,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特殊人群更要谨慎对待。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鼻塞情况
鼻息肉患者通常会出现渐进性鼻塞,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随着鼻息肉的逐渐生长,鼻腔被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患者会感觉呼吸越来越不顺畅。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但一般来说,成年人和儿童都可能受影响。如果本身有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出现鼻塞且呈进行性加重时,需警惕鼻息肉的可能。例如,有长期过敏性鼻炎病史的患者,原本控制良好的鼻塞突然加重且持续不缓解,就要考虑鼻息肉的情况。
(二)嗅觉减退
多数鼻息肉患者会伴有嗅觉减退。这是因为鼻息肉阻碍了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嗅觉减退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对常见气味的反应不如以往灵敏,比如对花香、食物香味的感知变弱;成年人则可能发现自己闻不到原本能清晰分辨的气味,像香水味、饭菜香味等。有鼻窦炎病史的人群,如果出现嗅觉减退,也需要考虑鼻息肉的可能,因为鼻窦炎和鼻息肉常常相伴发生。
(三)流涕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流涕症状,多为清涕,但如果合并感染则可能出现脓涕。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不会准确表达流涕情况,而是表现为频繁揉鼻、鼻塞导致张口呼吸等。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增加鼻息肉发生的风险,也会使流涕等症状可能更明显。比如长期在工厂附近居住工作的人群,出现流涕且伴有鼻塞等情况时,要考虑鼻息肉自我诊断的可能。
二、自我检查方法
(一)前鼻镜检查初步判断
可以借助镜子等工具进行前鼻镜检查。自己坐在镜子前,头稍微仰起,用手电筒照射鼻腔,观察鼻腔内是否有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的荔枝肉样新生物。不同年龄段的人鼻腔结构有差异,儿童鼻腔相对狭窄,检查时需更加小心。如果是儿童,家长可以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轻柔地用鼻窥器(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辅助观察鼻腔内部情况。有鼻外伤病史的人群在自我检查时要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加重损伤。
(二)症状持续时间评估
留意相关症状出现的时间。如果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持续超过12周,就要高度怀疑鼻息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时间的判断也有不同意义。儿童如果鼻塞等症状持续较长时间,比如超过2-3个月仍未缓解,就要考虑鼻息肉的可能。有过敏史的人群更要关注症状持续时间,因为过敏相关疾病容易和鼻息肉混淆,长期不缓解的过敏相关症状可能是鼻息肉引起。
三、需警惕的情况
如果出现上述鼻塞进行性加重、嗅觉明显减退、流涕伴有脓涕且持续不缓解等情况,同时自己通过简单检查怀疑有鼻腔新生物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因为仅靠自我诊断可能存在误差,需要专业医生通过鼻内镜等更准确的检查来确诊。例如,有些早期小的鼻息肉可能症状不典型,需要专业设备才能清晰观察到。特殊人群如孕妇,自我怀疑有鼻息肉时,更要谨慎对待,因为孕期用药等情况受限,需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避免自行判断延误病情或不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