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扩张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补充液体、纠正酸碱失衡)、手术治疗(有指征时手术及选择合适术式),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谨慎操作及关注营养恢复等,老年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手术及用药等。
一、一般治疗
1.禁食禁饮:一旦怀疑急性胃扩张,应立即让患者禁食、禁饮,以减少胃内容物的继续进入,使胃得到充分休息,这是治疗的基础措施,能够防止胃进一步扩张加重病情。
2.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进行持续的胃肠减压,将胃内的气体和液体抽出,可迅速减轻胃扩张的程度,缓解患者腹胀等不适症状。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胃肠减压的操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谨慎进行,确保胃管放置位置正确,以有效发挥减压作用。例如儿童患者,由于其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在放置胃管时要更加轻柔、准确。
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1.补充液体:根据患者的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情况等补充足够的液体,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要精确计算补液量,一般需要参考患者的体重、尿量、血生化指标等。比如通过检测血钠、血钾、血氯等电解质水平,来确定补充电解质的种类和量,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存在低血容量休克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快速补充液体以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
2.纠正酸碱失衡:急性胃扩张患者可能会出现酸碱平衡紊乱,如代谢性碱中毒等。需要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补充相应的酸性物质或采取其他措施纠正酸碱失衡。例如当患者存在代谢性碱中毒时,可能需要适当补充氯化铵等酸性药物来纠正,但具体药物的使用要严格遵循病情和相关医疗规范。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如果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出现胃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经过长时间的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后,胃扩张仍无明显缓解,且患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等表现,提示可能有胃坏死或穿孔,此时应及时进行手术。
2.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包括胃切开减压术等。手术中要仔细探查胃的情况,清除坏死组织等病变部位,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来挽救患者生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操作和术后护理等都需要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比如儿童患者术后的恢复需要更关注营养支持和胃肠功能的逐步恢复等问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胃扩张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其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在禁食禁饮时要注意保证儿童的营养需求,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等方式;胃肠减压时要选择合适型号的胃管,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儿童的消化道;术后恢复要密切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步调整饮食,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重营养支持和预防并发症等。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胃扩张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补液时要注意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在使用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谨慎选择药物和调整剂量;手术治疗时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手术风险在可耐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