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具屏障等功能常见皮肤性病分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红斑鳞屑性色素障碍性等类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防治有预防及局部系统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温和孕妇谨慎用药老年人注意保湿及用药。
一、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由角质形成细胞(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和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等)组成,具有屏障、吸收、感觉、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等功能;真皮包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提供皮肤的强度和弹性;皮下组织由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起缓冲、保温等作用。
二、常见皮肤性病的分类
(一)感染性皮肤病
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如细菌感染所致的脓疱疮,病毒感染引发的单纯疱疹,真菌感染导致的体癣,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疥疮等。
(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因机体接触过敏原引发异常免疫反应,常见有湿疹(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慢性期皮肤肥厚、苔藓样变)、荨麻疹(表现为风团,伴瘙痒)等。
(三)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例如银屑病,其特征为红斑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病情易反复发作。
(四)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涉及色素增加或减少,像白癜风是由于黑素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皮肤出现局限性色素脱失斑;黄褐斑则与内分泌、紫外线等多种因素相关,表现为面部对称性色素沉着斑。
三、皮肤性病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需详细询问发病时间、诱因、症状特点(如皮疹的发生发展过程、瘙痒程度等)、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接触过特殊物质、有无类似疾病家族史等。
(二)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观察皮疹的形态、大小、分布等;触诊了解皮疹的质地、活动度等,如判断结节性红斑是皮下结节伴有压痛。
(三)实验室检查
包括真菌镜检及培养以诊断真菌感染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用于明确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致敏原;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辅助诊断肿瘤性或复杂皮肤病,如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是否为皮肤癌等。
四、皮肤性病的防治原则
(一)预防方面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季减少外出;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持皮肤干燥,预防感染性皮肤病;避免长时间日光暴晒,降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及皮肤癌的发生风险等。
(二)治疗方面
局部治疗:根据皮疹特点选择合适剂型的外用药物,如急性期有渗出选用湿敷剂,慢性期皮肤肥厚选用软膏等。
系统治疗:根据病情选用口服药物,如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使用抗组胺药,感染性皮肤病根据病原体选用相应抗感染药物。
五、特殊人群相关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皮肤薄嫩,用药需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制剂,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且在护理时要注意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二)孕妇
孕妇用药需谨慎,许多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避免接触可能致畸的物质,同时注意皮肤保湿等基础护理。
(三)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易出现干燥等问题,需注意皮肤保湿,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用药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特点,避免使用不当药物加重脏器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