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用于身体差无法耐受手术者,用皮肤牵引并防并发症;手术包括内固定(适用于年轻、移位不严重者)和人工关节置换(全髋适用于年龄大、移位明显等,半髋适用于身体差预期寿命短者);术后分早期、中期、后期康复,早期做下肢肌肉等长收缩等,中期增关节活动度和负重训练,后期行步态等训练;老年人常伴基础病,要控制基础病且特注意皮肤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
对于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皮肤牵引是常用方法,通过牵引维持骨折复位,需注意牵引重量和时间,一般牵引2-3周,之后改为卧床休息。卧床期间要预防并发症,如定期翻身防止压疮,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等。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手术
适应证: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且骨折移位不严重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可考虑。内固定手术能保留自身股骨头,恢复骨折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
手术方式:常用的有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等。手术需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准确复位骨折端后用螺钉固定,固定要牢固以利于骨折愈合。
2.人工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适用于年龄较大、骨折移位明显、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手术是将病变的股骨头和髋臼假体置换,假体材料多为生物相容性好的金属和聚乙烯等。
半髋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对于身体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也是一种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仅置换股骨头,相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
三、术后康复
1.早期康复
术后早期要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术后1-2天即可开始,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
对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防止髋关节脱位。如平卧时患肢外展中立位,两腿之间夹枕头;侧卧时保持患肢在上且外展等。
2.中期康复
随着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锻炼。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一般在术后2-3周开始。活动范围逐渐从小幅度开始,慢慢增加,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同时进行负重训练,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重量。开始时可在助行器等辅助下部分负重,然后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3.后期康复
后期主要进行步态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步态训练包括平衡训练、步行速度和步幅的训练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上下楼梯等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要同时控制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在合适范围内,有利于骨折愈合和预防感染等并发症;高血压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减少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冠心病患者要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等治疗,术后要密切监测心脏情况。同时,老年人皮肤感觉减退、愈合能力差,要特别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