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真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耳真菌病有多种症状,包括耳部剧烈瘙痒,因真菌刺激耳部神经末梢所致;有耳部异物感,真菌在耳道生长形成菌丝团等占据空间引起;部分患者耳内疼痛,由真菌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或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耳道潮湿、分泌物增多,真菌改变耳道环境使其产生;病情发展可致听力下降,因真菌阻塞耳道阻碍声波传导。

具体表现:患者常感耳部剧烈瘙痒,这是耳真菌病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难以忍受,不断搔抓耳部。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可能会通过频繁触摸耳部等行为来示意耳部不适。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处于高温潮湿环境,耳部皮肤的真菌更容易滋生繁殖,从而加重瘙痒症状;有耳部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耳部皮肤屏障可能受损,也会使瘙痒感更为明显。

相关机制:真菌在耳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刺激耳部皮肤的神经末梢,导致瘙痒感觉的产生。

耳部异物感

具体表现:患者会感觉耳部有异物存在,好像有东西堵塞在耳内。这种异物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听力,导致听力轻度下降。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耳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耳部异物感可能会对其语言发育和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听力轻度下降可能会干扰其对声音的接收和理解。生活方式上,长期佩戴耳机等可能会使耳部环境潮湿,有利于真菌生长,进而加重耳部异物感;有耳部外伤病史的患者,耳部组织受损后更容易引发真菌感染,导致异物感加重。

相关机制:真菌在耳道内生长形成菌丝团或菌斑等,占据耳道空间,引起异物感。

耳内疼痛

具体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耳内疼痛症状,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如果真菌感染较为严重,侵犯到耳部周围组织,疼痛可能会较为明显。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性可能会有所不同,耳内疼痛可能会对其睡眠和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在生活方式上,过度挖耳可能会损伤耳部皮肤,为真菌入侵创造条件,从而引发疼痛;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力下降,真菌更容易感染并导致疼痛加剧。

相关机制:真菌的代谢产物等刺激耳部神经,或者真菌感染引发耳部炎症反应,导致疼痛产生。

耳部潮湿、分泌物增多

具体表现:耳道内会出现潮湿的情况,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的性状可为白色、黄色或黑色等不同颜色。分泌物可能呈粉末状、绒毛状或块状等。婴幼儿由于耳部皮脂腺分泌相对旺盛,且耳道较为狭窄,若发生耳真菌病,更容易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且分泌物可能会堵塞耳道,影响听力。生活方式中,经常游泳或处于多汗环境的人,耳部容易进水或保持潮湿,利于真菌生长,使分泌物增多;有长期使用抗生素病史的患者,可能会破坏耳部正常菌群平衡,导致真菌过度繁殖,分泌物增多。

相关机制: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物质,改变耳道内环境,导致分泌物增多且潮湿。

听力下降

具体表现:随着病情发展,真菌在耳道内堆积,可能会影响声音传导,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对于从事音乐、语言等对听力要求较高职业的人群,耳真菌病导致的听力下降会严重影响其工作表现。儿童如果出现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学习和社交能力发展。有耳部手术病史的患者,耳部结构改变后,更容易发生耳真菌病并出现听力下降,因为手术可能会破坏耳部原有的防御机制。

相关机制:真菌阻塞耳道,阻碍声波正常传导至鼓膜及内耳,从而引起听力下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耳真菌病患者用什么药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常用药物有生理盐水及双氧水、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等。 1、生理盐水及双氧水 对于耳真菌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或是双氧水,帮助清理耳道,有利于抗菌消炎。 2、抗真菌药物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咪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杀灭真菌,控制感染。
耳真菌病能治愈吗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是否能治愈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耳真菌病是真菌感染耳道局部组织引起的炎性疾病,患者经过积极、规范的抗真菌治疗,同时日常注意生活方式护理,一般可获得治愈的效果。但是,如果患者对疾病本身不够重视,治疗不规范或者生活护理不当,可能影响疾病预后,导致局部感染长时间存在。 明确为耳真菌病的患者应配
耳真菌病怎么治疗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同时需注重生活护理。 1、一般治疗 患者可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双氧水进行耳部擦拭清洁,有利于消菌清洁痂皮,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2、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比如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 3、生活护理 日常需注重耳部清洁护理,保
耳真菌病怎么治疗恢复得快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建议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治疗。 1、一般治疗 日常应保持耳部清洁,耳内进水后及时将水分擦干,不要使用不洁的物品挖耳。饮食上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及高脂食物,如奶酪、蛋黄、肥肉、牛油等,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及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利于疾病恢复。 2、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耳真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多数情况下是由真菌直接感染造成的,可能和环境因素、耵聍缺失、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原因有关。 1、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和湿度增高,导致外耳道PH值发生改变,耳道内真菌大量繁殖,侵袭外耳、中耳,进而会引起耳真菌病。 2、耵聍缺失 外耳道内如果缺乏耵聍保护,真菌也容易直接侵袭外耳道,引起耳真菌病。
耳真菌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指外耳道真菌病,多数情况下是由真菌侵犯外耳道所致。 外耳道真菌病的致病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功能减退等因素,导致外耳道内菌群环境紊乱,或者是真菌侵入外耳道,会导致外耳道真菌病的发生。病情较轻的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较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耳道胀痛、瘙痒等不适症
耳真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的症状有外耳道瘙痒、听力下降、耳痛、耳臭等。 1.外耳道瘙痒 患者发生耳真菌病的情况时,真菌可侵袭其外耳道部位的皮肤,使其局部皮肤出现炎性病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外耳道瘙痒的症状。 2.听力下降 耳真菌病造成患者的鼓膜被干燥的痂状分泌物覆盖时,其可能会出现耳道被堵塞的情况,患者此时则会出现听力
耳真菌病该如何预防?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预防耳真菌病的方法有保持外耳道干燥、注意耳道卫生、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1.保持外耳道干燥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保持外耳道干燥,进行游泳、潜水等运动后,应该及时用棉签清除耳内的水渍,预防耳真菌病的发生。 2.注意耳道卫生 人体平时还应当注意耳道卫生,避免使用不干净的挖耳勺挖耳,如果出现耵聍栓塞的情况
耳真菌病是怎么回事?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不良的挖耳习惯、免疫力降低等原因可诱发耳真菌病。 一、基本病因 患者的外耳道是弯曲的管道,管道内温暖潮湿,为真菌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患者的耳道皮肤感染真菌后,可引发耳真菌病的形成。 二、诱发因素 1、不良的挖耳习惯 患者使用不洁的挖耳工具挖耳时,可造成其外
耳真菌病该如何治疗?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耳真菌病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外耳道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挖耳勺挖耳,防止其耳道感染的情况加重,对疾病的恢复产生影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酮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抑制真菌在其耳道内的生长,延缓病情的进展,减轻其外耳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