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可采用指压、填塞、烧灼、血管结扎等止血法,指压适用于鼻中隔前下区轻度出血;填塞分前鼻孔和后鼻孔填塞,分别用于不同出血情况;烧灼包括化学药物、激光或微波烧灼,适用于明确出血点的情况;血管结扎用于严重且其他方法无效的情况,儿童优先非手术,老年人需评估全身状况。同时要针对全身疾病治疗并补充维生素等。
一、指压止血法
1.操作方法:患者可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同时可使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对于儿童,按压时力度要适中,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不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不太配合,家长可轻柔固定其头部,协助进行指压止血操作。
2.适用情况:适用于鼻中隔前下区出血,这是最常见的鼻出血部位,多数轻度鼻出血通过此方法可得到缓解。
二、填塞止血法
1.前鼻孔填塞:
操作:使用无菌棉球或凡士林纱条等填塞物,将其填入鼻腔进行止血。对于成人,可选择合适大小的凡士林纱条,由鼻底开始逐渐向上填塞,填满整个鼻腔出血区域;对于儿童,要选用相对细小且柔软的填塞物,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适用情况:适用于出血较剧烈、出血部位不明确或指压止血无效的情况。
2.后鼻孔填塞:
操作:当前鼻孔填塞无法有效止血时,可采用后鼻孔填塞。需要由医生操作,将填塞物送至后鼻孔,堵住后鼻孔以达到止血目的。
适用情况:适用于鼻腔后部出血,如老年人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出血部位较深,前鼻孔填塞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后鼻孔填塞。
三、烧灼止血法
1.化学药物烧灼:
操作:使用硝酸银、三氯醋酸等化学药物,用棉签蘸取后涂抹在出血点上,使出血点组织蛋白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操作时要准确找到出血点,避免损伤周围正常黏膜。
适用情况:适用于反复小量出血且明确出血点的患者,如鼻腔黏膜糜烂导致的出血。
2.激光或微波烧灼:
操作:利用激光或微波的热效应,使出血点组织凝固止血。医生会根据出血点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参数进行烧灼。
适用情况:与化学药物烧灼类似,适用于明确出血点的鼻出血,对于一些药物烧灼效果不佳的情况也可选用激光或微波烧灼。
四、血管结扎法
1.适用情况:对于严重的、经上述多种方法止血无效的鼻出血,可能需要进行血管结扎。如中鼻甲平面以下出血可考虑结扎筛前动脉,中鼻甲平面以上出血可考虑结扎筛后动脉等。但该方法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儿童,一般优先采用非手术的止血方法,因为儿童血管较细,手术结扎可能对其鼻腔发育等产生影响。对于老年人,要评估其全身状况,因为血管结扎手术有一定风险,需在充分考虑其心、肺、肝、肾等功能的基础上谨慎选择。
五、全身治疗
1.针对基础疾病治疗:如果鼻出血是由全身疾病引起,如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等,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可使用降压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血压骤降对身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需针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如补充血小板等。
2.补充维生素等: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等,有助于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凝血功能。对于儿童,要保证其合理的营养摄入,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老年人,也要注意均衡营养,可通过饮食或适当补充剂来补充维生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