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骨折可引发多种后遗症,包括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畸形愈合、骨盆稳定性下降、腰骶部疼痛、泌尿系统相关损伤及功能障碍、肌肉与关节相关活动受限和萎缩等,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受影响程度不同,如老年患者因骨代谢等问题更易出现相关后遗症,女性患者耻骨骨折畸形愈合可能影响盆腔器官功能等。
一、骨折愈合相关后遗症
(一)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耻骨骨折后若骨折端血液供应不佳、固定不稳定等,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情况。例如,严重的耻骨骨折,骨折断端间有较多软组织嵌入,会影响骨折愈合。老年患者由于自身骨代谢功能减退等因素,相对更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其骨痂生长缓慢,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青壮年。
(二)畸形愈合
耻骨骨折后复位不良可能导致畸形愈合。比如骨折端发生成角、旋转或重叠畸形愈合,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不适,影响骨盆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如果是女性患者,畸形愈合可能会对盆腔内的器官产生一定影响,如影响膀胱、尿道等的正常位置和功能,进而出现排尿异常等问题。
二、骨盆功能相关后遗症
(一)骨盆稳定性下降
耻骨是构成骨盆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耻骨骨折后骨盆环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可能导致骨盆稳定性下降。在日常活动或运动时,骨盆的稳定性不足可能引发疼痛,影响患者的行走、坐立等活动能力。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骨盆稳定性下降会进一步影响其劳动能力,增加腰部等其他部位代偿受力而受损的风险。
(二)腰骶部疼痛
由于耻骨骨折后骨盆结构改变,可能会引起腰骶部的力学传导异常,导致腰骶部疼痛。这种疼痛在患者久坐、久站或行走较长时间后可能会加重。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腰椎退变等基础问题,耻骨骨折后腰骶部疼痛可能会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泌尿系统相关后遗症
(一)尿道损伤及排尿功能障碍
耻骨骨折常合并尿道损伤,尤其是男性患者。尿道膜部穿过耻骨前列腺韧带,耻骨骨折移位可能会损伤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排尿功能障碍。即使尿道损伤得到修复,部分患者仍可能遗留慢性的排尿不适,如尿频、尿急等症状。女性患者耻骨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尿道刺激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二)膀胱功能障碍
严重的耻骨骨折可能累及膀胱周围组织,导致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膀胱容量改变、膀胱顺应性降低等,患者可能出现尿失禁或排尿不尽感等情况。老年患者膀胱本身的代偿功能较差,耻骨骨折后膀胱功能障碍可能会更严重,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和功能锻炼来恢复。
四、肌肉与关节相关后遗症
(一)髋关节活动受限
耻骨骨折后,由于疼痛、长期制动等因素,可能导致髋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粘连,进而引起髋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表现为髋关节屈伸、外展、内收等活动范围减小,影响日常的肢体活动,如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困难。对于年轻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老年患者则可能加重其行动不便,增加跌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
(二)下肢肌肉萎缩
耻骨骨折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下肢活动减少,容易导致下肢肌肉萎缩。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影响下肢的力量和功能,使患者行走乏力,恢复行走能力的时间延长。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耻骨骨折后下肢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其肢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需要在康复过程中注重肌肉的锻炼和营养支持。



